传统文化教案精选篇 导语: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以下是品才网小编整理的传统文化教案精选篇,欢迎阅读参考。 传统文化教案精选篇一 第 4 课《孟子》选读 教学目的:1、学习孔子、孟子他们,虽身处乱世,却不以个人生活幸福为念,积极投身社会,做民众道德表率的人文情怀。 教学重点:1、学习孔子、孟子他们,虽身处乱世,却不以个人生活幸福为念,积极投身社会,做民众道德表率的人文情怀。 教学难点:1、学习孔子、孟子他们,虽身处乱世,却不以个人生活幸福为念,积极投身社会,做民众道德表率的人文情怀。 教 法:读析、质疑、合作讨论、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孔子和孟子都身处乱世,但都没有仅仅追求个人的幸福。他们认为任何人都必须并且只能在社会生活中完成他自身的价值,这种以天下国家为己任、以人为中心的人文关怀,值得我们永远去学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专题——天下国家,《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二、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皱国(今山东皱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约百年左右。关于他的身世,流传下来的已很少,《韩诗外传》载有他母亲“断织”等故事,《列女传》载有他母亲“三迁”和“去齐”等故事,可见他得力于母亲的教育不少。据《列女传》和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但从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这倒是有可能的。无论是受业于子思也罢,孟子的学说都受到了子思的影响。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为一派,这就是后 世所称 儒家中的思孟学派。 三、背 景 介绍 和孔子一样 ,孟子也曾带 领 学生游 历 魏 、齐、宋 、鲁 、滕 、薛 等国,并 一度 担 任 过 齐宣 王 的客 卿。由 于他的政治主张 也与 孔子的一样 不被 重用 ,所以便 回 到家乡聚 徒 讲 学,与学生万 章 等人著书立 说,“序 《诗》《书》,述 仲 尼 之意 ,作《孟子》七篇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今天我们所见的《孟子》七篇,每篇分为上下,约三万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但《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比现存的《孟子》多出四篇。赵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