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评价方法的变化 体育教学评价是依据体育教学目标和体育教学原则,对体育的“教”与“学”的过程及其结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和量评工作。【毛振明体育教学论】体育教学评价是我国体育教学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合理、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是检验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标准,我们可以通过体育教学评价所反应的问题不断的改进体育教学的方法、变换体育教学的手段、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规范体育教学的计划、改善体育教学的环境力图提高体育教学评价的作用。总的来说体育教学评价可以概括为以教学目标为基准,运用科学的手段对教学过程及其结果进行的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对体育教学评价的范围包括教师和学生,既是对学生体育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作出评价的过程,也是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的过程。 新的课程改革评价,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评价,提倡“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关注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新课程改革下的体育教学评价包括对体育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和对学生体育学习评价,而体育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 人,教师的教学质量具体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上,因此,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是体育教学评价的核心。国家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评价方法与以往有了很大的变化。 第一,由定量方法评价向定量与定性方法评价相结合,转变了以往的体育教学评价方法重心过于注重定量评价,而忽视定性评价。即只重结果不重过程,评价时不考虑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态度,只以学生的运动技能成绩作为唯一的考核标准,在单元学习结束后进行,教师基本采用主观或定量的方式。例如,中学生立定跳远成绩 1 .6 5 米为良好,体操肩肘倒立成绩设定合格标准。这种终结性及主观性评价,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态度、锻炼习惯、意志品质、自信心和自尊心、合作意识等方面的评定,导致有些身体素质好的学生不用经过努力,只靠遗传因素体育成绩就可以达到优秀。这部分学生沾沾自喜,盲目自大,不追求进步和发展;而另一些学生由于“天分”较差,平时虽十分努力,但最终还是只能良或及格,甚至不合格!使得丧失了自尊心和自信心,这极大挫伤了部分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甚至使他们远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