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偶极矩,介电常数

偶极矩,介电常数_第1页
1/23
偶极矩,介电常数_第2页
2/23
偶极矩,介电常数_第3页
3/23
溶液法测定极性分子的偶极矩 一、实验目的 了解电介质极化与分子极化的概念,以及偶极矩与分子极化性质的关系。掌握溶液法测定极性分子永久偶极矩的理论模型和实验技术,用溶液法测定乙酸乙酯的偶极矩。 二、实验原理 德拜(Peter Joseph William Deby e)指出,所谓极性物质的分子尽管是电中性的,但仍然拥有未曾消失的电偶极矩,即使在没有外加电磁场时也是如此。分子偶极矩的大小可以从介电常数的数据中获得,而对分子偶极矩的测量和研究一直是表征分子特性重要步骤。 1、偶极矩、极化强度、电极化率和相对电容率(相对介电常数) 首先定义一个电介质的偶极矩(dipole moment)。考虑一簇聚集在一起的电荷,总的净电荷为零,这样一堆电荷的偶极矩 p是一个矢量,其各个分量可以定义为 iiiziiiyiiixzqpyqpxqp 式中电荷iq 的坐标为),,(iiizyx。偶极矩的 S I 制单位是:mC 。 将物质置于电场之中通常会产生两种效应:导电和极化。导电是在一个相对较长的(与分子尺度相比)距离上输运带电粒子。极化是指在一个相对较短的(小于等于分子直径)距离上使电荷发生相对位移,这些电荷被束缚在一个基本稳定的、非刚性的带电粒子集合体中(比如一个中性的分子)。 一个物质的极化状态可以用矢量 P表示,称为极化强度(polarization)。矢量 P的大小定义为电介质内的电偶极矩密度,也就是单位体积的平均电偶极矩,又称为电极化密度,或电极化矢量。这定义所指的电偶极矩包括永久电偶极矩和感应电偶极矩。 P的国际单位制度量单位是2mC。为 P取平均的单位体积当然很小,但一定包含有足够多的分子。在一个微小的区域内, P的值依赖于该区域内的电场强度 E。 在这里,有必要澄清一下物质内部的电场强度的概念。在真空中任意一点的电场强度 E的定义为:在该点放置一个电荷为 dq 的无限微小的“试验电荷”,则该“试验电荷”所受 到的力为dqE。当将这个定义应用到物质内部时,在原子尺度上会引起巨大的电场涨落。为此,物质内部某一点的宏观电场强度E定义为在该点邻近的小区域内原子尺度电场强度的平均值,这个小区域当然比通常标准要小得多,但仍足以容纳足够多的分子。 在电磁学中,电介质响应外加电场而极化的程度可以用电极化率 (electric susceptibility)来度量,在各向同性、线性和均匀的电介质中,电极化率 的定义为 EP0 (1 8 -1 ) 式中11 201 08 5...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偶极矩,介电常数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