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 爱心 专心 1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 1、我们常用的工具 一、【教学目标】 1. 科学探究:尝试在实践中更方便地解决科学问题(拔钉子和螺丝钉),提出更多的问题,并有计划地开展进一步研究。 2.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工具的研究感兴趣,很乐意与同学合作交流,从而启发自己对工具更多的认识。 3. 科学知识:能向别人介绍常用工具的一些基本特点、使用方法和优势用途。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拔钉子和螺丝钉的探究活动,引导发现提出以及进一步有计划地研究问题。 小组合作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 三、【教学准备】 学生:活动手册(调查表、计划表)、各种常用的工具(螺丝刀、剪刀、钉锤、老虎钳等)。 教师:精心制作一套组合工具、在同一木块上钉一颗铁钉和拧上一颗螺丝钉。 四、【教学建议】 本课时重在培养学生对工具研究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试用多种工具去取螺丝钉与铁钉,细细体会不同工具的作用(省力费力);同时,鼓励学生在充分实践的基础上提出问题。 研究计划在本单元中有助于更有序地指导学生开展探究,况且本课时是教材的第一课又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所以建议研究计划的指导与制定在课内完成。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精心制作的教具,可以组合成尺子、筷子、起子甚至剪刀的组合工具:两根标有刻度,中间打孔,一边有斜口的正方体小铁棒) 1.让学生说说,用这一根小铁棒能做些什么?再加点什么又能干什么?(尺子、起子、加块小铁块又可变小榔头等)(回忆:生活中的每一项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做些什么事?)如果用两根小铁棒能当什么?还能干什么? (这部分要让学生意想不到两根小铁棒能干这么多事,而且组成的工具又是那么熟悉,让学生马上联想起生活中的常用工具。所以教具的制作要精心一点,组合要灵活一点,关注学生的回答,突出回答中所提到的工具。把回忆与创造性的思维同步推进) 2. 揭示课题:我们常用的工具。 二、说说常用的工具 1. 说一说曾经还使用过哪些工具,我们是怎样使用这些工具的,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哪些事情?学生围绕上述问题分组讨论,互相介绍、互相启发。 2. 全班交流,完善活动手册的记录表。 3. 全班交流中对学生发现的以下一些问题应该给予明确的肯定: ( 1 )一种工具能干好多事情。(比如榔头能拔钉子又能钉钉子) ( 2 )同一工具不同的用法起到不同的作用。(比如一字螺丝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