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问题的几点思考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问题的几点思考_第1页
1/7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问题的几点思考_第2页
2/7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问题的几点思考_第3页
3/7
中国矿业大学 2 0 1 2 级硕士研究生课程考试试卷 考试科目 <文艺学>硕士学科专题讲座 考试时间 2013.1.5 学生姓名 单 良 学生学号 ZS12090024 所在院系 文法学院 任课教师 王 青 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院培养管理处 印制 成绩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问题的几点思考 闫续瑞老师在文艺学学科讲座上给我们讲的题目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问题的几点思考》,使我感触颇深。下面就闫老师所讲的内容,列出一些我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朱熹在《观书有感》中有这样一句传世名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说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犹如一条河流,川流不息,那么我们就不能塞其源,也不能断其流。并且要使我们的文化生生不息,蓬勃发展,就要寻找我们民族的源头活水。这个源头活水就是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因此如何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成为我们必须严肃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首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分期,主要指六千年前的中国古代文化到鸦片战争(1840年)时期的中国文化。 说到传统文化的内容,闫老师给我们概括为六个方面,即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艺,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这六个方面,既是中国文化民族与国度的特色,又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上课时我所想的儒道思想仅仅是哲学上的冰山一角。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质 (一)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的价值,强调以民为本 在中国古代就有“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等重视人民,以人为本的思想。与重自然(如希腊)或超自然(如印度、希伯来)的文化类型,中国文化形成一种“敬鬼神而远之”的重人生、讲入世的人文传统。民本思想也为中国的各种宗教也熏染上厚重的人文色彩。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不仅仅尊重了个人价值和个人的自由发展,更是强调将个体融进群体,突出个人对集体、对国家的义务,构成一种宗法集体主义的人学,这与文艺复兴开始在西方勃兴的以个性解放为旗帜的人文主义,分属不同范畴。 (二)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坚韧刚毅,强调自强不息 《易·乾卦·象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坤卦·象传》:“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使中国文化的认同力和适应力双强。“认同”使中国文化具有内聚力,保持自身传统;“适应”使中国文化顺应时势变迁,不断调节发展轨迹,并汲取、吸纳...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问题的几点思考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