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即“歉”,内疚),1国学经典教案第一课说文解“谦”第一课时认识“谦”qian字形演变】【造字解说】兼,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歉”的省略,表示歉意。谦篆文(言,说)表达愧疚。造字本义:对自身的失误或不完善表示愧歉不安。隶书 i 将篆文的简写成吕。课后作业:1、查出“谦”的解释。2、给“谰”组词,并写出词语的意思。2第二课时理解“谦”一、“谦”的解释。【基本解释】虚心,不自满,不自高自大:〜下。〜让。〜冲(谦虚)。〜和。〜卑。〜厚。〜逊。〜恭。〜虚。〜受益,原宗教学名词,后多用于姓名,宗教中指诸法实相印,四法印之一是一切事物的真相或真理佛说一切大乘经,都以实相的道理来印定其说,外道不能杂,天魔不能破,如有实相印者,便是佛说。在密宗中用此名,系属于秘法之一,用煜箻在添“木灵御币,明神鸟居,故实除蝗”三个契印,可除难,求财。天台智者大师便依据这种说法,而判定佛的一代圣教为五时教法,即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和法华涅槃时。二、【详细解释】〈形〉1. (形声。从言,兼声。本义:谦虚,谦逊)谦,敬也。——《说文》。按,侧重于内心上的恭顺谨慎。谦,逊让也。——《玉篇》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又,谦者,德之柄也。《易•系辞》3谦谦君子,用涉大川。一一《易•谦》皆谦而礼交之。《史记•魏公子列传》谦得益。——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非苟为谦。清・刘开《问说》2. 又如:谦洽(谦虚和蔼);谦光(虽谦抑而辉光益显);谦冲(谦虚);谦克(谦逊自制);谦厚(谦逊温厚)〈动〉1. 通“嫌(xi/n)”。嫌疑[suspicion]贵而不为夸,信而不处谦。《荀子•仲尼》2. 丧失[lose]爵位不谦,田宅不亏。——《逸周书•武称》3. 假借为“兼”。同时具备若干方面[holdtwoormore...concurrently]齐君由谦杀之恐不辜。一一《墨子•明鬼下》4. 通“慊”。满足[satisfy]此之谓自谦。一一《礼记•大学》三、组词大比拼。【分类词汇】谦卑谦诚谦冲谦恭谦和谦虚谦逊谦辞4谦敬谦让谦慎过谦自谦谦谦君子我会写:5第三课时“谦”动起来实践活动】、比较不同字体,并试着写一写。二、搜集关于“谦”的成语。1、谦开头的成语。2、关于“谦虚”的成语,并写出成语出处或意思。6第二课学“谦”《三字经》1、善之基,是谦虚,恶之因,是傲气2、宽他人,严律已,戒骄躁,要谦虚3、人无知,生骄傲,产固执,拒忠告4、人谦虚,要适宜,尊别人,不卑己5、傲怕长,气怕盛,才怕露,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