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H3C 交换机路由器命名规则详解 一、接口命名规则 LI(Lite software Image)表示设备为弱特性版本。 SI (Standard software Image)表示设备为标准版本,包含基础特性。 EI(Enhanced software Image)表示设备为增强版本,包含某些高级特性。 HI(Hyper software Image)表示设备为高级版本,包含某些更高级特性 Z,表示没有上行接口;(新产品不允许此位) G,表示上行 GBIC 接口; P,表示上行 SFP 接口; T,表示上行 RJ45 接口; V,表示上行 VDSL 接口; W,表示上行可配置 WAN 接口; C,表示上行接口可选配; M,表示上行接口为多模光口; S,表示上行接口为单模光口; F,表示下行接口为模板板,可插光接口板或电接口板。主要为兼容 3526F,3526EF,3552F 等老产品的命名。 当同时存在时,表示上行接口为多种接口类型复合 注:Combo 端口不在命名中显示。 二、性能命名规则 Quidway SA1A2A3A4A5-A6【 A7A8 】【/A9 A10 A11 】-【 A12 A13 】-【A14 A15 A16 】-【A17 A18 】 A1 表示产品系列,主要标示上行端口的最大接口速率: A1 为 1 — 盒式 10/100M 交换机,上行最高到 100M,无管理; A1 为 2 — 盒式 10/100M 交换机,上行最高到 100M,有管理; A1 为 3 — 盒式 10/100/1000M 交换机,上行最高到 1000M; A1 为 5 — 盒式 GE/10GE 交换机,上行最高到 10GE; A2 标示所支持的 IP 层: A2 为 0 — 纯 L2 交换机,目前为0,根据产品的更新换代,可以更改为1、2、3、4; A2 为 5 — L2/L3 交换机,目前为5,根据产品的更新换代,可以更改为6、7 、8、9; A3A4 两位数字与产品的端口数相关,根据端口总数确定产品系列: A3A4 为08 —表示下行端口为8 个, 上行端口为0、1、2 个; A3A4 为12 —表示下行端口为12 个,上行端口为0、1、2 个; A5 用来区分固定上行口的不同种类,可以标识接口类型、能否堆叠等特性,缺省表示不带上行口: A5 为Z —表示没有上行接口; A5 为G —表示上行 GBIC 接口; A5 为P —表示上行 SFP 接口; A5 为T —表示上行 RJ45 接口; A5 为V —表示上行 VDSL 接口; A5 为X —表示上行 XPACK(10GE LAN)接口; A5 为W —表示上行可配置 WAN 接口; A5 为C —表示上行接口可选配; A5 为M —表示上行接口为多模光口; A5 为S —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