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简介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简介_第1页
1/10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简介_第2页
2/10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简介_第3页
3/10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简介 一、卓越绩效模式的来源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是落实企业进行系统管理的模式,也是企业将卓越绩效评价标准落实到全体员工的必要手段、是当今企业应对市场竞争最有效的管理工具和方法,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产生于美国的“国家质量奖(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是中外企业成功的经验;因建立此管理模式的企业能连续 3 年各项指标取得 25%以上的增长。因此,美国政府在 1997 年更名为“卓越绩效标准”(美国国家标准)。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标志。 目前全世界已有 70 多个国家正式采用并大力推广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4 年 8 月30 日发布GB/T 19580-2004《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和 GB/T 19579-2004《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2005 年 1 月1 日正式实施。2005年开始,我国国家质量奖的评定采用此标准。 二、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产生的背景 1、应对市场变化——市场过饱和,消费者的觉悟日益提高,满足个性化的市场需求成为企业能否成功地重要标志。 2、美国针对日本在 1951 年设立的戴明奖,提高国家竞争力,帮助企业实现世界级的卓越标准,使企业具备参与国际化竞争的能力。 3、企业没有发展方向、缺少目标。 4、企业领导者作用、定位不明确。 5、解决企业发展思路的问题。 6、众多的管理方法使得企业不知所措(赢在执行、细节决定成败、学习型组织、六西格玛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石川馨过程模式、戴明圆环等等)。 7、如何将管理作为系统工程(领导、战略、文化、执行力、团队、过程控制、资源、持续的改进提高等等)。 8、克服传统职能管理带来的企业通病。 1)机制不灵活,对频繁的市场变化反应迟钝 2)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束手无策 3)官僚主义的麻木不仁 4)工作取悦上司,不能以顾客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 5)集权与分权无法兼顾,一集就死,一放就乱 6)极高的间接管理费用 7)工作资源的分配缺乏公平和效率 8)因循守旧,缺乏创新 9)无人负责,权力和责任的界限混淆不清 10)指标不能落地,目标无法落实 11)人浮于事,调动人的积极性没有"良方",员工没动力 12)绩效考核流于形式,无法评估员工真实的业绩和能力 13)薪资无法发挥导向、凝聚、激励作用 14)部门利益至上,团队执行力差 15)制度不好用,人情大于法制,企业无法实现良性自运转 三、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特点 1、四化一满意 目标指标化,指标数字化,管理模式化...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简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