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陵 中山陵简介: 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原名总理陵园,位于钟山第二峰小茅山南麓,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陵墓。它坐北朝南,依山而筑,由半圆形广场、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组成。墓室在海拔 165 米处,与起点平面距离 700 米,上下落差 73 米。整组建筑总平面取“自由钟”图案,表“使天下皆达道”之义。瞻仰者由下仰望,但见浩瀚林海衬映着碧瓦银墙,宛如伟人之浩然正气,与大地同存。恢宏的陵墓工程于 1926 年 3 月奠基,1929 年春竣工。同年 5 月 28 日,孙中山灵柩由北京运抵南京,6 月 1 日在中山陵举行奉安大典。 开放时间:6:30——18:30 交通:市内公交9 路(可直接到)、游 1 路、游 2、游 3 路可到。火车站 到东广场公交站 36路 到小卫街下 径直往前走 到地铁苜蓿园站(比较远) 火车站地铁1 号线 到新街口转2号线 到苜蓿园站下再坐 5 块钱小火车 进中山陵 地点 南京中山门外石象路7 号 秦淮河 发源自漂水东庐山与句容华山,自东向西,潺潺地淌过南京市区的南部,又沿着石城的西北注入长江。秦淮河是长江的一条支流,古名“淮水”,本名“龙藏浦”。相传秦始皇东巡时,望金陵上空紫气升腾,以为王气,于是“凿方山,断长垅为渎,入于江”,后人误认为此水是秦时所开,所以称为“秦淮”。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秦淮河的南京城内河段便是著名的“十里秦淮”、“六朝金粉”的地方。其两岸优美古朴的风光,众多的人文胜迹无不体现了金陵古城的古老风貌。 秦淮河是南京古老文明的摇篮。远在石器时代,流域内就有人类活动。从东水关至西水关的沿河两岸,东吴以来一直是繁华的商业区的居民地。六朝时成为名门望族聚居之地,商贾云集,文人荟萃,儒学鼎盛。隋唐以后,渐趋衰落,却引来无数文人骚客来此凭吊,咏叹“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到了宋代逐渐复苏为江南文教中心。明清两代,是十里秦淮的鼎盛时期。金粉楼台,鳞次栉比;画舫凌波,浆声灯影构成一幅如梦如幻的美景奇观。清未民初,内秦淮河日渐式微,繁华不再,直至1949 年后,南京对秦淮河进行了大规模的疏浚治理,重点开发了秦淮风光带,古老的秦淮河又重新焕发了青春。 交通 坐游船游玩秦淮河风光带,需前往夫子庙大成殿前码头上船,到夫子庙的公交线路为:4、7、40、44、49、62、304 路到夫子庙(东)站下,游 2、1 路到夫子庙(北)站下,游 4、2、14、16、23、26、33、43、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