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 唱 与 指 挥 基 础 教学大钢(草案) 2005 年11 月1 日 刘阳生 合唱与指挥基础是两个不同专业的学课、根据高校艺术类师范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将此学课合并。该课程是高师音乐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一、教学目的和效果 1、目的 通过该课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提高演唱多声部合唱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多声(和声、复调)音乐思维和感觉,使学生对音乐形成完整的概念,并能理解和掌握合唱的训练方法和手段、组织和指挥合唱队演唱中、小型作品,用正确指挥图示和准确的指挥手势引导合唱队表现作品,为今后担任音乐教学工作和开展合唱活动打下良好基础。 2、效果 A:使学生在音准、节奏、共鸣、呼吸、演唱等方面树立正确、科学的观念、提高学生自身的音乐素质。是对学生所学专业后的检验和总结。 B:会唱合唱、正确范唱或能够辩别正确的合唱声响 C:会做合唱排练的案头工作、掌握合唱多声部的处理、合唱训练、节奏训练、音准训练、咬字吐字训练和合唱组织等技能。 D:能够胜任中学学生合唱队的排练与指挥、具备群体课的组织能力。 二、合唱预修课程 为保证或能够完成合唱与指挥基础课的教学计划、达到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学生应对以下课程进行预修: 基本乐课、视唱练耳、和声、中外音乐史、曲式与作品分析、复调、音乐赏析、民族民间音乐、声乐、钢琴等。 三、教学辅助条件 1 .配备专职合唱伴奏1 人; 2 .教学所用的音像设备和资料; 3 .有专用的合唱教室和排练室; 四、教学原则与方法 1 、贯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在追根寻源合唱艺术的历史发展中、多在研究我国合唱发展的特点和风格上下功夫,容进本民族、本地区的音乐特色、丰富教学内容。 2 、贯彻科学性、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在教学中选择艺术性较高,训练价值较大的中外合唱作品作为教材,对合唱发展的新成果、新动向、新理念、在教学中积极而稳妥地加以引进、对合唱的新创作,及时采用,不断更新教材,随时调整教学内容。 3 、坚持实践的原则、即重视学生的基础训练,又注意调动学生对该课程想像和创造力、因材施教、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制定每学期授课计划。 4 、尽可能使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加强实践,提高学生的演唱和组织、指挥能力。 5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运用启发式、愉快教学方法、在进行技术训练的同时、注意学生的心智活动、培养高尚的审美观和正确的声音辩别能力、使学生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