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利用机械能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让学生初步理解动能、势能、机械能的概念。 2、通过探究,让学生知道决定动能、势能大小的相关因素;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 3、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设计,逐步养成在实验中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善于分析数据、归纳总结的思维培养。 4、通过查阅资料,让学生认识到能量与人们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增强合理利用能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初步理解动能、势能、机械能的概念 2、难点:通过探究,让学生知道决定动能、势能大小的相关因素;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 三、教学过程 (一)动能与势能 1.认识能量 (新课引入) 流动的水可以推动水轮机做功;风可以推动帆船前进而做功;张开的弓可以使箭射出而做功,等等。 物理学中,一个物体能够对别的物体做功,即它具有做功的本领,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因此,流动的水、风,张开的弓都具有能量。能量这个概念与前面学过的功的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物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具有的能量就越大。打个比方,一家企业对外能够支付的钱越多,就表示这家企业的资金越雄厚。 (多举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能”概念) 概念规律: (1) 能量的概念:如果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2) 能量的大小:物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的转化过程,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说明此物体具有的能量越大;反之,则越小。即功可以衡量能量的大小。 (3) 能量的单位:同功的单位一样:焦耳(J)。 说明:根据能量的概念,物体具有能量说明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一个正在做功的物体,它一定具有能量;而一个具有能量的物体,它一定能做功;但是它未必正在做功。例如:静止在高山上的石块没有做功,由于石块下落时能够做功,故石块具有能量,而正在下落的石块,石块的重力对石块做功,该石块一定具有能量。 2.动能与势能 我们周围的能量形式具有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动能与势能;我们先来认识几个具有动能和势能的物体做功的实例 (1) 风吹帆船航行;急流的河水把石块冲走;运动的钢球把木块推开。这些都是运动的物体对外做功的实例,表明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2) 人在打桩时,先把重锤高高举起,重锤落下就能把木桩打入地里;铅球从高处落下时能把地面砸个坑。重锤和铅球由于被举高而能够对外做功,表明被举高的物体具有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