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理性:原则、困境与反思 谢进东1 1 8 世纪的启蒙运动,是世界历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它所孕育的启蒙理性信条,为现代西方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源泉和理想蓝图。由此促成的科学技术进步和工业文明发展所创造出的巨大物质财富,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状态。这部分地应验了启蒙思想家们当年所作出的预言——伴随着人类理性的不断发展,社会将不断地趋于完善。然而,人类所遭遇的危机与苦难并没有因为“社会进步”而消失,甚至也很难说有所减少:两次世界大战让世人饱受了肉体与心灵的双重摧残;即便是在冷战结束后的今天,绵延不断的局部战争、民族冲突、各种恐怖主义活动以及日益加剧的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全球性问题仍在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进一步发展。为何客观的社会历史现实与启蒙思想家主观的美好设想之间存在着如此的天壤之别?原因即在于单凭启蒙理性并不能完全主宰现代社会的发展面貌,更重要的是启蒙理性本身并非像启蒙思想家们所设想的那样完美无缺,特别是它在现代社会中的运用不当导致的种种困境表明:作为批判宗教、神学权威而产生的启蒙理性最后演变成为一种新的宗教。 康德说过,“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2 要摆脱这种状态,就必须富于勇气,“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能带来人类的启蒙。”3 在康德看来,启蒙是一个艰难而又缓慢的过程,是一项永无止境的事业。根据启蒙理性的原则,无论是旧有的、还是新生的世界万物乃至于启蒙理性本身都要时时受到批判。启蒙理性,是启蒙运动留给后世的最重要的历史遗产之一。今天,正当2 0 0 年前的启蒙思想面临新一轮的理论质疑、现实检验与历史扬弃的关键时刻,以启蒙理性为利器来对启蒙思想进行再认识、再批判,这是启蒙理性所富有的批判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启蒙理性的应有之义。本文对启蒙理性的原则、实践困境以及后人对其所作的批判与反思的初步考察,并不奢望彻底化解该问题所引发的诸多复杂困惑,而只是期待能有助于在一个更为清晰开阔的认识视野中去反省启蒙思潮的得失,进而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其有所超越。 (一) 在西方思想史上,推崇人的理性的传统源远流长。理性在古希腊斯多亚学派的自然法思想中就已具雏形。在古典文明时期,人的理性是对宇宙普遍理性的分有,是宇宙理性的一部分,它凸显的是自然法则的不可变更,要求人认识并服从自然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