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歌唱发声器官的组成 声音的形成是发声器官协调工作产生的生理现象,这个现象的产生是气息运动和声带振动所形成的物理现象,但歌唱的发声运动又和我们平时说话的发声有所不同,因而歌唱发声又是一个物理的声学、音响学现象.而进行歌唱艺术实践又是一个复杂丰富的心理活动过程,因此我们的歌唱运动可以说是生理、物理、心理“三位一体”的行为.歌唱的发声器官是由呼吸器官、发音器官、共鸣器官和咬字器官四个部分组成,它们是歌唱发声的全部物质基础,是歌唱发声运动中的主要功能系统. 1 、 呼吸器官 呼吸器官,即“源”动力,是由口、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脏以及胸腔、膈肌(又称横膈膜)、腹肌等组成.气息从鼻、口吸入,经过咽、喉、气管、支气管,分布到左右肺叶的肺气泡之中(肺中由两个叶状的海绵组织的风箱构成,它包含了许许多多装气的小气泡);然后经过相反的方向,从肺的出口处分支的气管(支气管)将气息汇集到两面三刀个大气管,最后形成一个气管,再经过咽喉从口、鼻呼出.与呼吸系统相关的各肌肉群,他们的运动也关系到呼吸的能力,是歌唱 “源”的动力和能量的保证.我们日常的呼吸比较平静,比较浅,用不着使用全部的肺活量,但歌唱时的呼吸运动就不同了,吸气动作很快,呼气动作很慢.如果遇上较长的乐句,气息就必须坚持住.而一首歌曲的高、低、强、弱、顿挫、抑扬变化,也全靠吸气、呼气肌肉群的坚强和灵活的运动才能完成. 2 、 发声器官 发声器官,即发出声音的器官.它包括喉头、声带.喉头是一个精巧的小室,位于颈前正中部,由软骨、韧带等肌肉组成.声带位于喉头的中间,是两片呈水平状左右并列的、对称的又富有弹性的白色韧带,性质非常坚实.声带的中间又称声门,声带是靠喉头内的软骨和肌肉得到调节的.吸气时两声带分离,声门开启,吸入气息;发声时,两声带靠拢闭合发生声音.声带在不发出声音的时候是放松并张开的,以便使气息顺利通过.声带发声,一部分是自身机能,一部分是依靠声带周边的肌肉群协助进行发声运动.我们在声乐训练的时候,应该充分注意到这些肌肉群的功能作用,合理地运用它们,养成良好的习惯,避免在不正确的发声习惯下唱坏了嗓子.还有喉咙的上部与舌根之间,有一个很重要的软骨,叫会厌.会厌的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起到声门的保护作用,当我们吞咽食物和饮水的时候,它本能地自动盖住气管,让食物通过时避免进入气管,我们往往有时不小心喝水“呛”了气,就是会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