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噬血细胞综合症 综述 噬血细胞综合症(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亦称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emophagocyticlymphohistocytosis),又称噬血细胞性网状细胞增生症(hemophagocytic reticulosis),于 1979 年首先由 Risdall 等报告。是一种多器官、多系统受累,并进行性加重伴免疫功能紊乱的巨噬细胞增生性疾病,代表一组病原不同的疾病,其特征是发热,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 本综合症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原发性或家族性,另一类为继发性,后者可由感染及肿瘤所致。原发性 HPS,或称家族性 HPS,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发病和病情加剧常与感染有关;继发性 HPS 分为感染相关性 HPS(infection-associatedhemophagocytic syndrome,IAHS),此型多与病毒感 染 有 关 , 由 病 毒 引 起 者 称 病 毒 相 关 性HPS ( virus-associated hemophagocyticsyndrome,VAHS ) ; 由肿 瘤引 起者 称 肿瘤 相关 性 HPS(malignancy-associated hemophagnocytic syndrome,MAHS)。 流行病学 以儿童多见,男性多于女性。儿童原发性 HLH(FHL)的年发病率约为 0.12/1O 万。在日本和亚洲国家发病率较高。本病来势凶险,东方患者的死亡率约为 45%。 病因和发病机制 HPS 可以看作细胞因子病(cytokine disease),或巨噬细胞激活综合征。作为免疫应答的反应性 T 细胞(Th1 和 Tc)和单核吞噬细胞过度分泌淋巴、单核因子〔巨噬细胞增生的诱导因子(PIF)〕激活巨噬细胞。恶性细胞亦可直接刺激组织细胞,或由肿瘤细胞产生释放细胞因子(如γ-干扰素),诱发临床综合征,称之为副新生物综合征(para-neoplastic syndrome)。高细胞因子血症作为血细胞减少和器官衰竭的中间机制。CD+4T细胞分泌诱导巨噬细胞增生的因子(PIF)为 HPS 的始动因素。IFNγ 和 TNF-α 引起骨髓造血抑制,IFN-γ、TNFα 和 IL-1 导致发热、肝功能异常、高脂血症及凝血障碍。可溶性白介素2 受体(sIL-2R)的过度增高结合 IL-2可作为抑制正常免疫反应的“阻断因子”导致继发性免疫缺陷状态。 目前认为 HPS 患者血细胞减少有多种因素参与:①噬血细胞增多,加速血细胞的破坏;②血清中存在造血祖细胞增殖的抑制性物质,骨髓内粒系和红系前体细胞和巨核细胞进行性减少,归因于抑制性单核因子和淋巴因子的产生,诸如γ-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介素-1 以及造血生长抑制因子的产生。 2 HP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