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一带一路”何以拨动世界心弦“一带一路”何以拨动世界心弦“中国振臂一呼,几乎所有人都来了”。对不久前闭幕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盛况,一家德国媒体这样描述。为什么是中国?“一带一路”何以拨动世界心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问题引发越来越深的思考。 对这一股方兴未艾的“一带一路”热,有人将其归因于实实在在的进展红利,有人从中感受世界对中国进展的深厚信心,有人则在探究更为深层的原因,认为“一带一路”建设背后包含的价值理念,才是这项倡议为各国欢迎、接受和参加的根本原因。诚如美国《洛杉矶时报》所言,“一带一路”展现了一个迥异于西方、眼界开阔的“新世界观”。 “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2017年年初,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习近平主席发出的时代之问振聋发聩。我们正处在一个挑战频发的世界。世界经济增长乏力、战乱和冲突、恐怖主义、难民危机等一长串“问题清单”,归结起来就是习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提出的“三大赤字”――和平赤字、进展赤字、治理赤字。 人类向何处去?出路在哪里? 在日内瓦,习主席向世界宣示,中国的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在北京,习主席强调,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框架内,各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不断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迈进。着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这既是各国共同进展的美好愿景,也蕴含着战胜挑战、开创未来的中国智慧。 用好进展这把总钥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深化文明沟通互鉴,才能为持久和平筑牢根基;以开放为导向,向创新要动力,才能催生进展新动力、拓展进展新空间;建设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打造甘苦与共、命运相连的进展共同体,才能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确保所有人公平享有进展成果。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理念是实践的指引。“虽有智慧,不如乘势”,“一带一路”建设之所以赢得世界共鸣,最根本的就在于它顺应和平进展时代潮流,为处于困境和困惑之中的世界指明了一条阳光大道、希望之路。 一直密切关注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剑桥大学教授马丁・雅克说,中国把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吸引过来,因为它们看到中国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几百年来,从航海冒险到殖民扩张,从两次世界大战到美苏冷战,人类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兴衰治乱的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