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际语言上是有区别的,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见面时的称呼语吧。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Smith”“AuntieBrown”,对方听了会觉得不太顺耳。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且后面不带姓,只带名,如UncleTom”。又如学生知道 teacher 的含义是“老师”,也就相应地把“王老师”称为“TeacherWang”。其实,英语中 teacher 只是一种职业;汉语有尊师的传统,“教师”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成为一种对人的尊称。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的简单理解:王老师=TeacherWang.此外还把汉语中习惯上称呼的“唐秘书”“张护士”称为 SecretaryTang,[中西方交际语言差异(一)同学们,学英语是为了交流,但我们和西方国家NurseZhang,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感觉不可思议。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 Mr.Miss.Mrs.等。、乘瞬J同学们,称呼语我们已经知道了,那就让我们具体来学习不同交际场合中的差异吧!日常打招呼,中国人大多使用“吃了吗?”“上哪呢?”等等,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可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突然、尴尬,甚至不快,因为西方人会把这种问话理解成为一种“盘问”,感到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在西方,日常打招呼他们只说一声“Hello”或按时间来分,说声“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而英国人见面会说:“今天天气不错啊!”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在家族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而在英语国家“Thank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饮料,准备一桌美餐,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you•”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Thank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wouldyoulikesomethingtoeat/drink?),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No,thanks.”就行了。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和英语国家人坦荡直率的不同风格。”/同学们,学习了中西方的称呼、打招呼用语和感谢答谢时的不同用语,请你们回忆一下,自己在这些场合中是怎样和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