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 年 XX(信息化知识)企业信息化程度衡量标准体系多年的企业咨询顾问经验,经过实战验证可以落地执行的卓越管理方案,值得您下载拥有【最新卓越管理方案您可自由编辑】企业信息化程度衡量标准体系关联指标编制说明壹、关联名词解释1、信息技术/系统应用覆盖率①:指信息技术设备完成的业务量占企业总业务量的比重。例如 CAD 覆盖率是指企业设计工作总量包括设计计算和绘图)中采用 CAD 完成的比率;MIS 覆盖率是指企业由 MIS 完成的管理工作量占企业管理工作总量的比率。2、信息资源覆盖率②:指企业内部信息资源,如国内外市场信息、客户信息等覆盖的范围。3 信息技术贡献率③:指采用信息技术后产生的企业运营收入、产值、利润的增加值。二、上述指标计算方法:1、信息技术(系统)的覆盖率=该项技术(系统)完成的业务量/企业该项全部业务量 x100%;2、企业内部信息资源按照高层决策者、中层管理者和壹般员工三个层次的发布范围来分,每个范围的覆盖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信息资源已供给人数/信息资源应供给人数 x100%;企业信息资源覆盖率为三个覆盖率的加权平均。3、信息技术贡献率=企业产值(或运营收入或利润)增加值/企业原有产值或运营收入或利润)x100%;备注:1、指标①②③引自:龚炳铮.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及分类.中国自动化学会 2001 年全国信息和自动化技术推广应用大会文集.2、上述指标不独立用于测评企业信息化程度,只作为划分企业信息化程度的思路和参考依据。具体测评指标体系将另行提供。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试行)壹、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1、目的性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设计,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任务出发,旨于引导企业信息化建立于有效益、务实、统筹规划的基础上。指标体系为政府了解企业信息化应用情况和进行关联决策服务,为企业提高信息化水平月服务,从领导、战略、应用、效益、人力资源、信息安全等多个方面,引导中国企业信息化健康发展。2、简约性尽量选取较少的指标反映较全面的情况,为此,所选指标要具有壹定的综合性,指标之间的逻辑关联要强。3、可操作性所选取的指标应该尽量和企业现有数据衔接,必要的新指标应定义明确,便于数据采集。4、可延续所设计的指标体系不仅可于时间上延续,而且能够于内容上拓展。二、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本指标适用于企业信息化情况的客观描述,主要用于社会统计调查和政府监测。企业自测时,可有助于了解自身信息化基本情况,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