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教学目标:1、能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和力与运动的关系描述物体的浮沉条件,并能通过改变物体所受的重力或浮力的大小,使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处于不同的浮沉状态。2、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认识浮力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和力与运动的关系描述物体的浮沉条件。难点——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教学方法:“疑、自、导”三环教学法教学器材:木块、铁块、烧杯、水、PPT 课件。教学时数:1 教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前面的知识中,我们已经知道: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浮力的作用,但是生活中我们发现有的物体在水中松手后要上浮,有的却下沉,这是为什么呢?二、进行新课(一)物体的沉浮条件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重力和浮力作用。2.情况分析:上浮下沉悬浮漂移沉底F 浮>GF 浮ρ 物ρ 液<ρ 物ρ 液=ρ 物ρ 液>ρ 物ρ 液<ρ 物处于动态(运动状态不断改变),受非平衡力作用可以停留在液体的任何深度是“上浮”过程的最终状态是“下沉”过程的最终状态处于静止状态,受平衡力作用【例题 1】在远洋轮船的船舷上,都漆着五条“吃水线”,又称“载重线”,如图所示,其中标有 W 的是北大西洋的载重线,标有 S 的是印度洋载重线,荡船从北大西洋驶向印度洋时(中途没有装卸货物),轮船受到的浮力以及北大西洋与印度洋的海水密度 ρ1和 ρ2的关系是( )A.浮力增大,ρ1=ρ2B.浮力减小,ρ1=ρ2C.浮力不变,ρ1>ρ2D.浮力不变,ρ1<ρ2(二)浮力的应用1.增大和减小浮力的方法:2.实际应用:【例题 2】图中是同一艘潜艇在水中上浮和下潜的情景,其中潜水艇正在水中上浮的是图,正在水中下潜的是图。这两种情况中,潜水艇所受的浮力分别是 F 浮甲、F 浮乙,则 F 浮甲F 浮乙(选填“>”“=”或“<”)。【练习 1】在讨论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中,将鸡蛋放入装有水的玻璃杯中后沉入水底。为了使鸡蛋上浮,可采纳的措施是向杯中加入适量的( )A.热水 B.酒精 C.食盐 D.冷水【练习 2】木头、小鱼、石块、海螺在水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分析它们所受的浮力,错误的是( )A.木头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B.小鱼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C.石块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D.海螺受到的浮力等于水对它的压力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