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第十二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就成为最终产品。中间产品:中间产品是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流量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存量是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一个国民概念,乃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消费支出:消费(指居民个人消费)支出(用字母 C 表示)包括购买耐用消费品(如小汽车,电视机,洗衣机等,)非耐用消费品(如食物,衣服等),和劳务(如医疗,旅游,理发等)的支出。投资:投资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及存货)的支出(用字母 I 表示)。折旧:资本物品由于损耗造成的价值减少称为折旧。折旧不仅包括生产中资本物品的有形磨损,还包括资本老化带来的无形磨损。重置投资政府购买:政府对物品和劳务的购买(G)是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净出口:净出口指进出口的差额。国内生产净值(NDP):从 GDP 中扣除资本折旧,就得到 NDP。总投资:总投资是一定时期内的全部投资。净投资:净投资是总投资中扣除了资本消耗或者说重置投资部分国民收入(NI):从国民生产净值中扣除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加政府补助金,就得到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性服务所得到报酬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意义上的国民收入。个人收入(PI)国民收入中减去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及社会保险税(费)加入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大体上就得到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DPI):税后的个人收入是个人可支配收入。名义 GDP(或货币 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实际 GDP:实际 GDP 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GDP 折算指数:GDP 折算指数是名义 GDP 和实际 GDP 的比率。第十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均衡产出或收入: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均衡产出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称做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MPC):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比率称为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APC):平均消费倾向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储蓄函数:储蓄与收入的关系就是储蓄函数。边际储蓄倾向(MPS):储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