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3 核舟记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句式; 2.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过程与方法:3.学习掌握本文运用说明和描绘相结合的笔法。 4.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探明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情感与德育:5.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2.品味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教学难点:探究课文主体部分根据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教学方法:1.读想法。 2.发现法、探究法。 3.品读法。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初读课文,归纳字词,疏理课文。教学步骤:一、导入:一、导语设计请同学们准备好一张白纸、一支铅笔、一把直尺。画一个长为29厘米、宽为2厘米的长方形。画好以后请在长方形内再画一个椭圆,然后可以把这个椭圆看作一只船,请你在船头画3个人,船尾画2个人,船头的3个人中,中间的一个戴着高帽子⋯⋯不少同学说地方太小,画不上。确实是这样的。不过,我却知道一个人,他不但能在方寸之间安排这么多人物,而且可以把每一个人的神态都表现得栩栩如生。同学们信任吗?假如不信任,就让我们共同学习明末浙江魏学洢的《核舟记》,领略数百年前我国劳动人民、民间艺人精湛绝伦的雕刻技艺的辉煌。二、作者简介: 魏学洢:字子敬,明朝末年著名散文作家。著有《茅檐集》。 本文选自清朝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三、自主合作学习课文:(一)指导朗读老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课文,力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1.注意以下字的读音:罔(wǎnɡ) 膝(xī) 褶(zhě) 髻(jì)倚(yǐ) 戌(xū) 篆(zhuàn)八分有(yòu)奇(jī) 诎右臂支船(qū)2.注意以下句子的正确读法: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二)字词归纳:1.重点词: 为:做 罔不:无不,都 尝:曾经 贻:赠 泛:泛舟,坐着船在水上游览 许:上下,光景 启窗:打开 比:靠近 不属(zhǔ):不相类似 诎:通“屈”,弯曲 衡:通“横” 了了:清清楚楚 为人五:刻成 曾:尚,还 盈:满 简:选择 修狭:长而窄 灵怪:奇异 2.通假字:① 长约八分有奇: 通 释义:② 诎右臂船: 通 释义:③ 右手倚一衡木: 通 释义:④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通 释义:3.一词多义: 为宫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