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案例分析修改稿

案例分析修改稿_第1页
1/10
案例分析修改稿_第2页
2/10
案例分析修改稿_第3页
3/10
01002003004005006007001985198719891991199319951997亿美元图 6-1 中国利用外资趋势( 1985-1998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本章选取两个区域层面(国家区域层面中国和城市区域层面苏州)作为案例讨论全球化条件下国际资本流动的新机制及其区域影响,以印证我们前几章的理论讨论。本章最后还对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区域影响的未来进展进行了探讨。6.1 国家区域层面分析(以中国利用外资为例)*改革开放以来,进入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结构处于不断提升之中。80年代,外来投资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而在90年代初外资转向资本密集型工业,近年来技术密集型工业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直接投资。以往中国主要接受新兴工业化国家对中国的外溢影响,如今中国正在成为跨国公司竟相追求的技术密集型活动的投资场所。世界500 强跨国公司中已有近400 家在中国投资了2000 多个项目,世界上最主要的电脑、电子产品、电信设备、制药、石油化工和发电设备的制造厂家已将它们的生产网络扩大到了中国。近年来,讨论与开发活动成了外资企业在中国的一个亮点,众多跨国公司设立了100 多个讨论与开发中心,如微软、摩托罗拉、通用汽车、通用电气、JVC 、朗迅——贝尔、三星、Nortel、IBM 、Intel 、杜邦、宝洁、爱立信、诺基亚、松下、三菱、AT&T 和西门子公司等。摩托罗拉在中国建立了电子产品的讨论与开发中心,投资2 亿美元,拥有650 名讨论人员。微软对一家中国讨论所投资8000 万美元,并宣布了另外一笔5000 万美元的投资,在上海建立微软亚洲技术中心。跨国公司决定将它们的部分讨论开发活动设在中国,目的在于对技术进行改造 ,并使之适应巨大的本地市场。促成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于讨论与开发的其它因素还包括大量讨论与开发软硬件的基础设施(特别是受过良好教育、工作勤奋、工资又低的讨论人员,包括很多回国的留学人员)、政府的各种政策措施。政府通过改革国家的科学和技术体制,进展面对市场的讨论机构,使得中国的研发机构在寻求与跨国公司合作中变得更加积极。外国直接投资在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显著成果也表现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在中国的外国子公司的新产品和高技术产品的出口从1996 年的45亿美元迅速增加到2000 年的298 亿美元(见表6-1)。这类产品占到外国子公司所有出口的四分之一,占中国高技术产品总出口的81% 。自90年代后半期以来,中国已大幅度减少整套先进设备的进口,转而依靠外国直接投资取得外国技术。事实上...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案例分析修改稿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