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Preschool Psychology 学时:68 学分:4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学前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该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中历来占有特殊地位,它是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相关课程的重要基础。本课程的任务在于:使学习者了解和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形成正确的儿童观,了解研究儿童心理的基本方法,形成初步的了解和研究儿童心理的能力,为将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和科研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让学生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2.让学生掌握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3.让学生掌握个体心理发展的具体规律。 4.让学生掌握运用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进行教育教学的科学研究。 三、课程内容 第一单元 学前儿童心理学概述(6 学时) 第二单元 胎儿期的发育(4 学时) 第三单元 学前儿童的感知觉(6 学时) 第四单元 学前儿童的注意(4 学时) 第五单元 学前儿童的记忆(6 学时) 第六单元 学前儿童的想象(4 学时) 第七单元 学前儿童的思维(6 学时) 第八单元 学前儿童的言语(4 学时) 第九单元 学前儿童的情绪与情感(6 学时) 第十单元 学前儿童的意志(4 学时) 第十一单元 学前儿童的社会交往(4 学时) 第十二单元 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7 学时) 第十三单元 学前儿童的游戏(4 学时) 第十四单元 学前儿童的性别角色(3 学时)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产前问题、学前儿童注意的培养、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培养及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学前儿童想象的培养、学前儿童思维的培养、学前儿童语言的培养、学前儿童意志的培养、学前儿童社会交往的培养、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气质类型、性格特点、学前儿童游戏课程设计、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差异。 难点: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理论流派、进化论观点、学前儿童注意的培养、感知觉的规律、想象的分类、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语言获得理论、学前儿童意志的特点、学前儿童亲子依恋的发展、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学前儿童能力、游戏理论、性别角色的获得。 五、教学时数分配 教学时数 68 学时,其中理论讲授 56 学时,实践教学12 学时。(具体安排见附表) 六、教学方式 1.讲授法,对于一些基础知识,如学前儿童的生理发展、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