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 学年第一学期学术活动报告 一、前言 知识的海洋是无穷无尽的,课堂上的教给我们的只能是最基本的东西,对我们这些处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的当代大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学校为了培养我们,达到使我们开阔视野、启迪智慧、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营造出一个敢于创新的学术氛围,组织了这次学术活动周活动,邀请了我们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众多专家,于一月十四到十六号之间来给我们举办了专题讲座。我参加了交通运输设备与信息工程方面的专题讲座,觉得这些讲座使我受益匪浅,对自己思维以及视野的扩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以下是我参加学术活动的一些笔记总结和心得体会。 二、学术活动之一:《高铁轨道测量技术》学术讲座 2 0 1 3 年1 月 1 4 日上午,我们在科教南楼5 0 4 听了傅勤毅老师关于“高铁轨道测量技术”的学术讲座。 在讲座当中,傅老师讲到了一些有关高精准铁路轨道的建设和养护方面的知识,从介绍选题的背景,到一些高精准测量技术的概念,再到铁路轨道养护方面的方式、方法,最后还讲了一些我们交设专业就业方面的东西,勉励我们要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不要偏重于某一方面。在整个讲座的过程中,还穿插了一些自己在铁路方面工作、考察时的一些趣闻轶事,活跃了教室的气氛,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铁道方面一些不为人知的东西。 其中,傅老师讲到了我国高铁的速度问题,使我记忆尤深。原来我国高铁技术是处在世界领先地位的,可是由于温州动车事故的发生,是我国的高铁技术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地步,本来我国可以使高铁的速度一升再升,直至突破五百的大关,可是由于那次事故,因此快要研发出来的车辆被搁置在了南车集团的车间里,再无见天之日;而现在在跑的动车,设计速度是三百八的只能用三百的速度来跑,以保证安全性能。其余之前规划的高铁线路建设项目也是停了好多。关于这件事,我默然。我国铁路的长度才是美国的五分之一长,每年春运是铁路负担最大的时间段,挤车时候的“盛况”我们都是有目共睹。如果因为管理人员因为一次事故而停止一件利国利民的建设项目,我不觉得很合适。我们都很清楚,修铁路,不仅仅会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的交流,而且对我国防建设等有着重大的作用。我作为一个来自西北的学生,每年买回家的票总是最困难的一个,而按照原来高铁线路的设计,等到近几年,我应该可以坐高铁回家才是,可是这些建设项目都废止了。如果修了更多先进的、覆盖面更广的铁路,我国的铁路运输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