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历史文化概述泰州市政协文教卫体委员会泰州师专地方文化研究所泰州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1996 年 7 月,经国务院批准组建地级市。目前,管辖靖江、泰兴、姜堰、兴化四市和海陵、高港两区。总面积 5793 平方公里,总人口 504 万。泰州是江苏省 1995 年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目前,泰州有 3 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 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 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5 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以及上百家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泰州,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和两千一百多年的建制史。5000 年前,泰州先民开创了源远流长的泰州文明史。古海陵境内的青墩遗址、单塘河遗址、南荡遗址,是泰州先民的生活遗迹。青墩遗址有“江苏河姆渡”的美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00 年前,泰州人在姜堰天目山建造了闪耀着文明和智慧的商周古城。这座古城现存城墙、河道、排水沟、房址、台基、墓葬等丰富文化遗迹。天目山遗址 2006 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武帝元狩六年(前 117 年),泰州始建海陵县。南唐昇元元年(937 年),升海陵县为泰州,寓意“国泰民安”。因此,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盛赞泰州是“汉唐古郡,淮海名区”。泰州还有“凤凰城”的美名,据清道光《泰州志》记载,宋时泰州“城峻而坚,壕深而广,城翔壕上,若凤凰展翅”,故称“凤凰城”。元明清近千年来,泰州风调雨顺,安定祥和,人称泰州为“福地”。正如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所说:“这城不很大,但各种尘世的幸福极多”。千年风雨在这里激荡,历史文化在这里演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形成了以三水文化、盐税文化、教育文化、佛教文化、建筑文化、戏曲文化和红色文化为主要特征的泰州文化。一、三水文化——三水激荡润海陵,水韵绵长泽子孙古泰州地处长江之尾、淮河之畔、黄海之滨,江、淮、海三水在这里激荡和汇聚。明万历《泰州志》形胜篇中写道:“泰州介乎维扬崇川之间,平原爽垲,众水萦回,东濒海,北距淮,大江映乎前,巨湖环于后,有鼓角门戟之雄实,江海门户之要至。”泰州大地是一片水的世界,泰州人临水而居,汲水而生,治水而兴。水造就了泰州两千多年的辉煌,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先民,滋润了泰州丰富的历史文化。泰州的三水文化,集中表现为四种形态:水城文化、水乡文化、湿地文化和滨江文化。水城文化。泰州最早的建制县名,是在西汉初年,称为“海陵”,意思是海边的高地。清代诗人康发祥《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