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 1 1 、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两部门经济是指只有家庭和厂商两个部门的经济。两个假设: (1 )经济是封闭型的,不存在对外贸易; (2 )政府和经济活动没有关系。 2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三部门经济是指包括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部门的经济。 3 、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四部门经济是包括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等四个部门的经济。 出口 国外 进口 政府购买 政府 税收 意愿投资 资本市场 储蓄 企业 居民户 汇率政策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出售商品和服务 消费支出 要素报酬 提供生产要素 四部门经济循环 2 4、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即 GDP是指一个国家在本国(或地区)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5、支出法计算 GDP:支出法也叫最终产品法。从使用角度考察,GDP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居民、厂商、政府和国外部门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总额。其计算公式: GDP=C+I+G+(X-M)=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总消费=居民消费+社会公共消费,是核算期内机构单位为满足个人物质、文化与精神生活的需要,对货物和服务最终消费的支出合计;总投资=固定资产形成+库存增加,是机构单位在核算期内对固定资产和库存的投资支出总计;净出口=出口—进口,出口产品虽被非长住单位使用,但却是国内的最终产品,故要加上,进口产品虽是国内居民使用,但不是国内生产的最终产品,故应减去。 国内生产净值=GDP—固定资产折旧它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国内生产最终产品总量。 1.消费支出 2.投资支出 3.政府购买 4.净出口 (1)耐用品支出 (2)非耐用品支出 (3)劳务支出 (1)固定投资 (2)存货投资 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购买 (1)出口(+) (2)进口(-) 6、三种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的方法的比较: 方法 特点 支出法 收入法 生产法 分析角度 使用角度 分配角度 生产角度 指标实质 经济主体支出总额 要素所有者报酬总和 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之和 要素构成 C、I、G X-M 工资、利息、利润、地租、折旧间接税净额 各部门的增加值 目的 分析总量变化和使用比例 分析总量变化和分配比例 分析总量变化和生产比例 7、消费的决定 消费函数:一般把消费与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称为消费函数,即 C=f(Y),也可写成 C=bY。短期的消费函数如下式:C=C0+bY ,C0 称为初始消费,亦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