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特点 发病鸭以2 0 日龄左右为多发,发病1 ~2 天后出现死亡高峰,持续1 ~2 天,死亡率几乎可达1 0 0 %。 症状 发病急,采食减少,精神委顿,挤堆,腹泻粪便呈白色或黄绿色。临死前,嘴壳由淡黄变淡紫色,上皮脱落出现破溃(俗称烂嘴壳),部分角弓反张。 病理变化 十二指肠系膜血管扩张、充血并有出血点,十二指肠充血、出血、水肿明显,外观呈紫色或紫红色,管腔变窄并充满粘性或血性内容物,肠粘膜呈深红色,肠壁形成溃疡。盲肠盲端有斑状白色附着物,直肠、泄直腔呈现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 防制措施 五、鸭传染性浆膜炎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里氏杆菌引起的鸭的一种接触性、急性、败血性的传染病。特征性病变为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及关节炎。 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感染鸭和水鸭,1 ~8 周龄的鸭对自然感染都易感,尤以2 ~3 周龄的小鸭最易感。该病壳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飞沫等经呼吸道、消化道和损伤的皮肤等途径传播。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尤以冬春季为甚。饲养密度过大、空气不流通、卫生条件差、饲料中缺维生素等均易造成该病的发生与传播。 症状 最急性病例看不到明显症状突然死亡。 急性的表现为嗜眠、缩颈、食欲减少,眼有浆液或粘性分泌物,常使眼周围羽毛粘连脱落。鼻孔流出浆液或粘液性分泌物。粪便稀薄呈绿色或黄绿色,濒死出现神经症状,角弓反张抽搐而死。 病理变化 急性表现为全身脱水,肝脾肿大。病程稍长可见全身浆膜均有炎症变化,出现纤维素性的心包炎、肝周炎以及气囊炎,气囊后部有黄白色干酪样渗出物。肝脏表面有针尖大小的灰白色坏死灶。 防制措施 1 、疫苗预防 用鸭传染性浆膜炎-小鸭大肠杆菌多价蜂胶复合佐剂二联灭活苗于 7 ~1 0 日龄皮下注射 0 .5 毫升能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 2 、药物防制 可选用氯霉素、庆大霉素、复方敌菌净、青霉素和链霉素等。 六、鸭大肠杆菌病 鸭大肠杆菌病是由于环境大肠杆菌污染严重、鸭体受应激因素的影响使抵抗力下降而导致的疾病。 流行特点 鸭大肠杆菌败血症可侵害各种日龄鸭,主要以2 ~6 周龄的小鸭或中鸭多发。发病季节以秋末和冬春多见。 症状 本病常突然发生,死亡率较高,沉郁,不喜动,眼鼻常有分泌物,拉灰白色或绿色稀粪,部分鸭粪色污黑或带血丝,站立或行走时可见腹部膨大、下垂,有时呈企鹅状,触诊腹腔内有液体。 病理变化 心包膜、心内膜、肝和气囊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肝脏常肿大呈青铜色或胆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