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寒冷性多形性红斑

寒冷性多形性红斑_第1页
1/12
寒冷性多形性红斑_第2页
2/12
寒冷性多形性红斑_第3页
3/12
寒冷性多形性红斑 轻型 皮损以丘疹型为主,开始时为暗红色斑丘疹,逐渐增大至0.5~1cm直径,边缘部出现两圈以上的同心圆性红斑,中心为绀色或出血性水肿斑块,称为靶形或虹膜状(iris)损害,为本病诊断的依据,典型者对称颁布于手背、手掌、腕部、前臂、足、肘、膝部,少数可在面部与后背出现,一般以手背为最好发部位。皮损在发病后 5~10天内成批出现,2~3周后可自行消退。偶见有水疱及大疱性损害,但数目较少。偶尔侵及口腔粘膜,出现大疱或糜烂面,数目不多。本型多形性红斑愈后常易复发。 重型 亦称Stevens Johnson综合征。起病急骤,伴高热、头痛、全身不适、咽及扁桃体红肿疼痛、关节痛等症状。皮损炎症反应重,以水肿性红斑、水疱、大疱性损害为主,损害甚易糜烂结痂,可广泛分布于全身,并以腔口周围为著。粘膜常广泛性严重受累,包括唇、口腔、鼻、咽、眼、尿道、肛门、呼吸道等处粘膜,出现大疱、糜烂出血或溃疡。全身症状严重,短期内可进入衰竭状态。并发症最常见者为眼损害,包括严重性卡他性或脓性结合膜炎、角膜穿孔、前色素层炎或全眼球炎,10%可失明。若内脏受累严重时可导致死亡,病死率 5%~15%,主要死于肺部炎症与肾功能衰竭。重症型病程约 3~6周,愈后复发者少。 方一 凉血消风散 药物组成 生地 30g 石膏 30g 赤芍 10g 丹皮10g 当归 10g 荆芥10g 知母 10g 苦参 10g 白蒺藜 15g 蝉蜕 5g 甘草 5g 制剂用法 水煎服,每日 1剂。 适应病证 风热型多形性红斑。 病案举隅 周某,女,14岁。1周前因感冒后发现双手、足、背起红斑疹,痒,予以西药口服及外用皮质激素类软膏,效果欠佳。检查见双手、足、背及大腿外侧见大片水肿性红斑、丘疹,及少数靶形样红斑,口唇肿胀,口腔内粘膜可见糜烂、触痛。伴口干、咽燥,大便干,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诊为多形性红斑,给予凉血消风散加白鲜皮,地肤子、板蓝根各 30g,生大黄log(后下)。7剂后,皮疹部分消退,痒减,无新发皮疹。 继进 14剂,皮损消退而痒除,病告痊愈 资料来源 程秀萍.四川中医,1994,(12):50 评 按 本方为自拟方。根据多形性红斑风热外袭、人里化热的病机,采用凉血清热疏风之法,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义。方中用赤芍、生地、丹皮、当归清热凉血、养血活血;生石膏、知母清热生津;苦参清热解毒燥湿;荆芥、白蒺藜、蝉蜕疏风清热,透疹止痒;甘草解毒和中。诸药合用便热得清,风得散,疹消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寒冷性多形性红斑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