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专家共识(2017 版) 编者 上官王宁,尹宁,左云霞,冯春,刘金柱,李超(共同执笔人) 杨狄,连庆泉,邹小华,宋兴荣(负责人/共同执笔人) 张马忠,张建敏,周期,姜丽华,康荣田,蓝雨雁,叶茂 随着门诊手术、各种有创或无创检查和治疗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需要在手术室外接受麻醉/镇静。这些需要接受手术室外麻醉的领域包括无痛胃肠镜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介入诊断/治疗、超声影像检查等。 儿童是特殊的医疗群体,即使在进行一些成人能配合的无创无痛检查(如心脏彩超、磁共振检查和神经电生理检查等)时,也会因为害怕、哭闹而无法配合完成检查。 因此,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所涉及的范围更为广泛。我国目前开展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的医疗单位日渐增多,迫切需要新的指南或专家共识。 因此,在广泛查询国内外最新文献和征求小儿麻醉医护人员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 2017版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专家共识,以便规范其实施条件、操作流程以及相关并发症的防治等,利于我国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的安全开展和推广。 一、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的种类和特点 手术室外麻醉/镇静主要指在手术室以外的场所,为接受手术、诊断性检查或治疗性操作的患者所实施的麻醉/镇静。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影像学检查 心脏彩超、磁共振(MRI)检查、CT 检查、特殊 B 超检查(眼部、髋关节、血管等)等。 2.功能检查 听力检查、眼科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诱发电位、脑电图检查)、肺功能检查等。 3.穿刺性检查 蛛网膜下隙穿刺、骨髓穿刺等。 4.内镜检查:胃肠镜检查术、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膀胱镜检查术等。 5.介入检查和治疗 心导管检查及治疗、呼吸病介入治疗、血管造影、局部硬化治疗和经动脉血管栓塞治疗等。 6.小儿门诊手术 外科手术(如包皮环切、疝囊高位结扎术、小清创缝合、体表小肿物切除、组织活检、马蹄足石膏外固定)、口腔手术(舌系带松解、补牙、拔牙)、眼科手术(霰粒肿切除术、外眼拆线术)、耳鼻喉科手术(鼻腔异物取出术、耳道异物取出术、腺样体消融术、扁桃体消融术)等。 在手术室外实施小儿麻醉/镇静,与常规手术室内麻醉存在诸多不同。 首先,此类检查场所通常远离手术室,与麻醉科医师配合的医护人员通常很少接触麻醉工作,发生紧急情况或麻醉仪器发生故障时难以得到有效的支援和帮助; 其次,许多检查在场所设计时没有考虑到麻醉的需要,空间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