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气管内插管术 一、 目的与适应症 (一)目的 1.建立人工呼吸。 2.解除通气障碍。 3.危重病儿保护气道。 4.无法获得静脉通道需行气管内导入生命救治药物,如肾上腺素等。 (二)适应症 1.呼吸衰竭或临界呼吸衰竭。 2.呼吸频率<12 次/分或>60 次/分且无意识或对疼痛刺激无反应。 3.心肺功能衰竭。 4.休克:有助于降低呼吸功。 5.需急诊给予下列药物但无法建立静脉通道时:利多卡因、肾上腺素、阿托品、吗啡。 6.神经学复苏:小儿格拉斯哥评分<8 分或当患儿神志差且 GCS<12 分;需过度通气维持PaCO2 至 30~50mmHG。 7.保护气道。 8.各种原因致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需经人工气道吸引或行气管、支气管冲洗。 二、 气管插管所必需的器械 插管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许多“困难气道”是一般气道插管技术所不能做到的。在应用气囊及面罩给予患儿充分有效的給氧及通气的同时,操作者应进行快速的基本气道评估,包括口能张开的过程;寰枕关节伸展及下颚骨有无发育不良及肿胀,这些有助于判断患儿是否存在“困难气道”。在确认患儿可以进行气管插管时,操作者应做好必要的设备、人员准备,同时行心电监护。 (一)喉镜 分为镜柄、镜片两部分。镜片有直、弯两种,直镜片直接挑起会厌,弯镜片在会厌及舌根交界部将会厌挑起。年长儿一般选用弯镜片。婴幼儿由于喉头位置较高,再加上舌体较大、头大、头大、颈短、肩背薄等因素,用弯镜片显露声门时,口咽及喉三条轴线往往不容易重叠成一线,会厌常会挡住观察声门裂的视线,采用直镜片则显露效果较好。 (二)气管导管 1.气管导管应具备的条件 (1)导管材料应对喉头、气管无毒性,无刺激性,不引起过敏反应。 (2)导管内外壁光滑,以保证不损伤声带和气管黏膜,不增加气流阻力。 (3)导管质地柔软,又有良好的弹性和硬度,管壁薄,内径大,能保持一定弯度,又有可塑性,不易被折屈或压扁。 2.导管的材料 常用的有:橡胶、硅橡胶、聚乙烯、聚氯乙烯,还有以细金属丝、粗丝线或尼龙丝构成螺旋形支架的乳胶管。橡胶由于组织反应大、较硬,现在基本不用。 3.套囊 导管有带套囊和无套囊之分。套囊分高压低容量型低压容量型。成人及年长儿选用带套囊的导管,婴幼儿一般选择无套囊导管。 4.导管的标号 目前采用两种: (1)导管内径(ID)标号,每号相处 0.5mm。 (2)法制 F 标号:F=标号外径 mm*3.14,即为导管的外周径值,每号相差 2F(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