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小儿腹股沟斜疝

小儿腹股沟斜疝_第1页
1/22
小儿腹股沟斜疝_第2页
2/22
小儿腹股沟斜疝_第3页
3/22
【疾病名】小儿腹股沟斜疝 【英文名】pediatric oblique inguinal hernia 【缩写】 【别名】小儿斜疝;indirect inguinal hernia in children;儿童腹股沟斜疝 【ICD 号】K40 【概述】 小儿腹股沟斜疝(indirect inguinal hernia)多因胚胎期睾丸下降过程中腹膜鞘状突未能闭塞所致,新生儿期即可发病,是一种先天性疾病。男性多见,右侧较左侧多 2~3 倍,双侧者少见,小儿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 【流行病学】 腹股沟疝(inguinal hernia)为小儿常见的外科病,有斜疝(indirect hernia)和直疝(direct hemia)两种。在小儿临床所见几乎均为斜疝,直疝极罕见。北京儿童医院近 10 年统计,平均每年收治斜疝 1000~1100例,其男孩占 92.46%,女孩占 7.54%,年龄分布 0~3 岁占 55.2%,3~6 岁占24.7%,6~14 岁占 20.1%,与文献统计结果近似。 腹股沟斜疝的发生可受早产、伴发其他疾病、护理条件的影响。一般统计新生儿(活产婴)发病率为 1%~5%,男婴为女婴的 8~12 倍。低体重、早产婴发病率较高,统计资料报告男婴发病率为 7%~30%,女婴为 2%。伴发的先天性疾患有先天性髋脱位、睾丸下降不全、尿道上裂、尿道下裂、纤维囊性病、结缔组织病等,有阳性家族史者发病率较高。 小儿腹股沟斜疝以右侧多见。据统计,男孩右侧占 60%,左侧 30%,双侧10%,女孩双侧疝的发生率约占 50%。 关于对侧疝的发生率可受性别、左右侧原发疝的发生年龄、手术年龄等的影响。统计资料表明,左侧斜疝伴发对侧疝的发生率较高;女孩较男孩高。生后头 几个 月 鞘状突开 放 率达 60%~90%,1 岁后可下降到 40%,如 果 1 岁以内 修补 单 侧疝,对侧疝的发生率可达 40%~50%,1 岁以后修 补 发生率可下降至20%,如 果单 侧疝为左侧,对侧疝的发生率为 40%。儿童嵌 顿 疝的发生率为10%~15%,1 岁以内 的婴儿约为 31%。 【病因】 1.腹膜鞘状突(Nuck 管)未能闭锁退化是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病理基础 胚胎第5 周时睾丸始基起源于中肾,位于腹膜后第2~3 腰椎旁。第8 周时睾丸形成,第12 周中肾退化,此后睾丸随胚胎的发育逐渐下降,第28 周时睾丸引带形成后,连接睾丸下极和阴囊之间,随引带的牵拉及腹腔内压力的传递,睾丸亦随之下降,穿过腹股沟管的内环口、外环口到阴囊,在内环口处随睾丸的下降腹膜向外突出形成一憩室样管状突起,称鞘状突。正常情况下鞘状突远端包绕睾丸形成睾丸固有鞘膜,随睾丸出外...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小儿腹股沟斜疝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