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七篇 【篇一】 小学数学教学应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让课堂数学教学“活”起来。 【案例】教学“用9 的口诀求商”时,引导学生复习“9 的乘法口诀”,教师让学生用“9 的乘法口诀”编除法算式。学生热情极高地编起算式来: 生1: 9÷1 生2: 18÷2 生3: 45÷9 生4: 3÷9 生4 刚说完,其他学生都喊起来:“老师,他编错了。”这个同学难过地低下了头,害羞得快要哭了。这时,教师走到那位同学身边,轻轻抚摸他的头说:“同学们,其实他很了不起,这道题他没编错,只是要等到我们上六年级的时候才会做呢!”(同学们都很诧异,过一会,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这个同学也慢慢抬起了头) 教师利用学生错误算式进 行 改 编:谁 能把 “3÷9”这个算式的“3”重 新 换 成 一个数,使 它 成 为一道我们目 前 能解决 的除法算式? 2 生1: 把3 换成27 生2: 把3 换成72 (学生激情高涨,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师: 如果“3”不动,怎样添上一个数,使它成为一道除法算式呢? 生1: 把“3”的前面添“6”,就是63÷9 = 7 生2: 在“3”的后面添“6”,就是36÷9 = 4 【案例分析】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注重教师教的过程,现在重视学生学的过程和体验;过去多关注教师教的行为,现在更多关注学生的创造;过去是有条不紊的程式化模式,现在是注重个体的差异,突出学生的个性特点。这样,面对新课程教师必须走下“一言堂”的讲坛,多给学生机会,让他们能就所学的内容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互相取长补短,集思广益,使课堂成为“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学习天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让创新与实践充满课堂。只有营造和谐 、 自主 、 有创意 的课堂氛围 ,摒 弃 那 种 教师高压 式、 灌 输 式、 一问 一答 式等 单 调 乏 味 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 大胆地表现出好 奇 心 、 挑 战 心 、 想 象 力 、动手 能力 等 ,才 会使学生的思想 无 拘 无 束 ,创新灵 感 凸 显 。 在此,正 是教师轻 轻 的抚 摸 、 充满赞 赏 的鼓 励 在生4 的内心 激起波 澜 ,使他重新找 回 了 自信 。“谁 能把‘ 3÷9’ 这个算式的‘ 3’ 重新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