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学数学《观察物体》说课稿 一、说教材 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观察物体及对称图形。这些内容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材是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以及已学习了位置及左右等知识的基础上,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的。 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 .知识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能正确找、画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实践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 .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对称图形的美,学会欣赏数学美。 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认识对称现象,能正确找、画对称轴。 本课难点是:认识对称现象及找对称轴。 二、说教法 1 .情景 教学法 课标指 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 建立在 学生的认知发展水 平 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 上。因 此 情景 的创 设 要立足 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 景 。 新 课开 始 ,通过观察玩 具 小狗 ,用游 戏 猜 一猜 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 ,既 复 习旧 知识,又 为新 知学习做准备 。接 着设 计 一个 画小狗 的情景 ,让学生动手 画小狗 初步感知位置不同,所画出的小狗 的形状不同。然 后 通过设 计 分 礼 物的生活情景 ,又 激起 学生探索 对称图形的学习高 潮 。 2 .演 示 法 充 分 借助形象直 观,促 使 学生从感性 认识上升 为理 性 认识。教学对称图形时 ,通过电 脑 动态 演 示 对称图形对折 后 两 边 完 全 重合 的画面 ,使 学生得 到感性 认识。接 着利 用电 脑 演 示 生活中的对称事 物,使 学生感受对称美,学会欣赏数学美,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3 .发现法 教学对称图形时 ,教师 发给 学习小组 一组 图片 ,引 导 同学仔 细 观察、动手折 一折 、比一比、画一画,在 观察发现的基础上进行分 类 。当 学生分 出对称与不对称的两 类图形后 ,再 次 引 导 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