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又是方法论的学说,是二者的统一。 (2)世界观,亦称宇宙观,是人们关于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的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是关于世界的本质和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总体反映和把握。 (3)方法论,是指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普遍的根本方法。用世界观指导人们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就转化为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一定的方法论体现一定的世界观。 2、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这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1)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问题。——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 凡是主张物质、存在是世界的本质,物质第一性,物质决定精神的哲学,即是唯物主义哲学; 凡是认为精神、思维是世界的本质,意识第一性,物质是精 2 神的产物或变现的哲学,即是唯心主义哲学。 (2)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或世界可知性的问题。——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 可知论主张世界可以被认知,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不可知论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主张世界是不可知的。 3、哲学的基本派别和历史形态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1)主观唯心主义:主张人的感觉和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或本质,世界上一切事物存在于人的精神之中。极端主张是唯我论,认为“我”的感觉是宇宙的本原。 (2)客观唯心主义:主张脱离世界、并在所有人之外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这种精神实体的派生物或表现。 唯物主义的三个历史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主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把物质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原初”物质形态(如金木水火土风等),并且认为这些物质形态是运动变化的。 (2)近代行为上学的唯物主义(也叫机械唯物主义):坚持 3 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及其属性都是不变的,力图把哲学和自然科学结合起来,以理性反对迷信。具有局限:○1 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