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课程标准(网上整理) 一、填空题 1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2 .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3 .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 1 0 条,第 3 条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4 .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 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 5 .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6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几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 7 .语文课程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8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9 .总目标中关于写作方面的目标是这样表述的:“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1 0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11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1 2 .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和谐发展。 1 3 .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1 4 .学生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1 5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1 6 .《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1 6 0 )篇(段);课外阅读量达到(1 4 5 )字左右。其中第二学段要求背诵优秀诗(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