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发展简史及特点 一、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一) 微生物学的开端 (二)微生物学的蓬勃发展阶段 (三)现代微生物学阶段 列文虎克 (Antony van Leeuwenhoek) (一) 微生物学的开端—列文虎克 (17—19 世纪) 巴斯德 (Louis Pasteur) 曲颈瓶实验 巴斯德 1、否定了生命“自然发生”学说; 2、解决了当时工、农、医方面提 的许多难题,推动了生产的发展: 3、奠定了微生物学的理论基础, 4、创造了一些微生物学实验方法, 海螵蛸多糖的提取分离及活性组分 CPS21 的纯化 魏江洲 1 ,张建鹏 1 ,刘军华 1 ,王顺春 2 ,冯伟华 1 3 ,焦炳华 1 3 (1.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上海 200433 ;2.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研究所,上海 201203) 柯赫(Koch) 1、发现了许多病原菌,如炭疽杆菌、结核杆菌、霍乱弧菌等; 2、发明了固体培养基,提出了纯培养的概念和方法; 3、创造了细菌染色的方法. 柯赫 (二)微生物学的蓬勃发展阶段 (20 世纪初到 20 世纪 40 年代) 特点;微生物学对实践的联系的各个方面,都发展非常快。 (三)现代微生物学阶段 特点: 1、微生物学同相邻的兄弟学科(生物化学、遗传学)的联系非常紧密,由此诞生了新学科—分子生物学; 2、微生物学与工程紧密联系,为微生物学的实际运用打下前景. (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 四、微生物的特点及其应用 1、体积小、面积大 2、吸收多、转化快 3、生长旺、繁殖快 4、适应强、易变异 5、分布广、种类多 二、微生物的特点 在整个生物界中,各种生物的体形大小相差极大。植物界中最大的是一种红杉,高达350m,动物界中的蓝鲸长达 34m,而最小的病毒如双生病毒只有 12~18nm 长。体形大小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一系列其它性状的质变。微生物一般是指体长在 0.1mm 以下的任何生物。生物界体形的大小可以从以下标尺上看出 (图1-1)。 微生物由于其体形都极其微小,因此具有以下五个共性,即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适应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 病毒——﹤0.2 m 杆状细菌——0.5× 支原体 立克次氏体 衣原体 } 0.2~0.5 放线菌——菌丝直径 霉菌——菌丝直径 2~10m 酵母——1— 5×5— 30 m 1. 体积小、面积大 微生物个体都极其微小,测量单位是微米或纳米; 各类微生物个体大小的差异十分明显;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