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中如何实施养心教育活动 一、“养心教育”的总体目标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培育“四有新人”的要求,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落实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提高少年儿童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少年儿童学会做人;对学生进行人格塑造,用养心教育手段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一个文明礼貌、品行高尚的人;做一个克服困难和承受挫折、心理健康的人;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人;做一个勇于进取,思想上进的人;做一个爱国、爱家、爱校的人。培养学生具有自我管理和善于分辨是非的能力;初步具有适应未来社会的生存、发展的能力,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以道德行为规范、行为习惯的培养和社会公德教育为重点,培养学生基本道德素质。 二、“养心教育”育人原则 养心教育,以社会发展为大背景,以优良传统为基础,以学校现状和学生实际为出发点,以推进学校整体跨越式发展为目标。按照“祖国——社会——他人——父母——自己”大与小、长与远的排列,遵循“信心——孝心——关心——爱心——忠心”逐步梯次延伸,指向明确、内容具体、形式灵活、易于少年儿童接受、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既充分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涵盖的内容,也符合感恩教育的要求。使少年儿童懂得每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祖国的呵护之恩;离不开社会的关爱之恩;离不开学校的教育之恩;离不开他人的帮助之恩;离不开父母的养育之恩。是一条非常可取的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创新载体。 以德育人:养心教育是一种基础教育,它着眼于学生做人的基本素质,并以社会公德、基本道德、言行举止、待人接物、品行能力的基本规范为主要内容。使学生懂得如何思维,如 何做事,如何做人。要求学生既要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又要注重将知识“内化”为做人和做事的本领,最终“升华”为能力品质。 以情感人:养心教育又是一种点滴入微的教育,它使学生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的一种教育手段。 三、“养心教育”课程育德 1、爱国主义教育 (1)加强学生对《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一日常规》的学习,具体落实在晨会、班会以及各项活动中。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每周的升旗仪式、唱国歌要声音洪亮,能默写国歌,知道国歌的含义,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