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低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训练例谈_ ---------------------------------------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而对理解抽象概括的内容有一定的困难。作为小学低年级的数学老师,应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每堂课的教学,为学生制造愉快的学习环境,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使他们在主动猎取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得到初步进展与逐步提高。 一、重视操作,引导正确思考 小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是由直观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低年级学生尤其如此。低年级学生,已有幼儿计算的基础,根据教材内容,要他们懂得怎么算得多少,并不困难,难的是要他们用语言系统地表达想的过程。语言是思维的表现,学生在学习用语言表达怎样想的过程中,就要进行一系列思维活动。假如老师在课堂组织并指导学生参加操作的全过程,就能让学生的思考有了凭借的依据。例如,在教学“有红花 8 朵。黄花 5 朵。红花比黄花多几朵”的比多比少应用题时,让学生拿出学具自己去摆一摆。这样,使抽象的题意、条件、问题具体化。操作的过程,不仅让学生明确该怎么算,结果是多少,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它是从 8 朵红花里拿去与黄花一样多的 5 朵,还剩下 3 朵,所以红花比黄花多 3 朵。 二、巧设铺垫,培育推理思维 数学知识有它严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在教学中,老师利用旧知,运用迁移学习新知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也就是“温故而知新”。“温故”决不是无目的地复习旧知,而是根据新知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的连接点进行复习,使之成为学生学习新知的铺垫,让学生根据铺垫进行联想、推理,不断把新知内化,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产生新的知识结构,培育推理思维的能力。例如,在教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时,老师设置了以下复习题作为铺垫。问题 1:20 里面有几个十,2 个十是多少?60,80,10 呢?问题 2:口算练习(先说出结果,再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问题 3:2+1,4+4,6-4……在复习的基础上,老师要紧接着出示 “20+10”和“30-10”两道题让学生口算,并且说说思考的过程。这时,老师通过组织学生观察。寻找新题和复习题的不同点,揭示新知的内容,再要求学生联系复习题独立思考在此基础上,组织小组讨论,开展合作学习。学生经过讨论,很快寻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得出“20 是 2 个十,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