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械能一、 航行目的:1、知识与技能 (1)理解能量的初步概念。 (2)懂得什么是动能、势能及影响大小的原因。 (3)懂得动能和势能间互相转化的规律。(4)懂得什么是机械能及机械能的单位。2、过程与措施(1)通过对机械能的学习,体会自然界存在不一样形式的能量,多种不一样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2)学习从物理现象中总结归纳科学规律的措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联络社会实际,增强节能和环境保护意识。二、重、难点及突破措施重点:能量的初步概念;动能、势能及影响大小的原因;机械能及转化难点:动能和势能间互相转化规律突破措施:能量概念的建立可以通过物体做功的试验,让学生建立功和能之间的联络,得出“物体可以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的结论。动能和势能的定义,也可以通过试验探究的措施,让学生看出它们的实质。动能是由于“物体运动”、重力势能是由于“物体被举高”、弹性势能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影响原因可设计有关试验,列举生活实例,分析试验和实例,让学生得到结论。动能和势能间互相转化规律是本节的难点,可做书本图 10-5 单摆和滚摆试验,分两步来突破,第一步:能分析出滚摆(或单摆)在运动过程中何处动能最大,何处势能最大,动能和势能是怎样转化的。第二步:分析在动能和势能转化中,机械能总量怎样?进而延伸在机械能与其他形式能的转化中,能总量怎样?三、 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鉴于能量和功的概念有亲密的联络,因此通过"怎样才算做了功"的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力的作用成效、功的两要素。2.导入新课(试验导入,建立能的初步概念)出示斜槽,并演示钢球从斜槽上滚下,在水平桌面上撞击木块,使木块移动了一段距离。让学生分析碰撞过程中,做没做功?运用学生分析的成果"钢球对木块做了功"引入能量的概念:一种物体可以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板书章节课题),深入分析,有上边试验可见物理学中,能量和功有着亲密的联络,能量反应了物体做功的本领。(具有做功的本领不一定是物体正在做功,例如,静止在高山上的石块) 不一样的物体做功的本领也不一样。一种物体可以做的功越多,表达这个物体的能量越大。 板书:一种物体可以对外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物体可以做的功越多,表达这个物体的能量越大。 能量的单位:焦(J )3、新授(一) 动能<1>提出问题:刚刚的试验中钢球撞击木块可以做功,但若将钢球停靠在木块一侧(边讲边演示),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