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要素初读识字标题:小蝌蚪找妈妈备课方式:图文结构式。教学目标:1、会本课9个生字2、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3、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会生字、指导写字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课型方式:要素组合课时形态:标准课一、通过独立自学、合作、互捡互纠互评,学会生字。二、、检查学生对新学字词的掌握情况,发散学生思维,巩固以前学过的生字,以及学生课外识得的字。1、轻声读文,圈出生字,自己拼读识字。(做+讲)2出示生字,学生自主认读,自编字谜,在编字谜、猜字谜的过程中自主识字。3、给生字找朋友(组词语)。3开火车读生字。4、卡片游戏、同桌卡片抽读。(想+说+听+讲)5、师范写,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指导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把字写正确,写美观,并练习。6、生书写(看+做+动静转换)7、借助拼音,初读课文。自轻声朗读课文。思考:小蝌蚪找妈妈找了几次才找到?它都遇到了谁?(看-想-讲)整体感知410积累运用作业20巩固练习。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全文。2、复述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3、完成课后第一道题。4、完成课后第三道题。理解感悟写生字通过自读课文,让学生带着问题寻找答案,自悟解答,乐在其中。通过讲读理解课文,让学生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了解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青蛙。培养学生爱护动物意识。1、提出看图要求:图上画了些什么?它们都在干些什么?(幻灯出示第一幅插图)(生答)2、逐图出示另三幅图,引导学生观察小蝌蚪在身体上有什么变化?再连续播放四幅图,让学生说说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分别遇到了谁,揭示这也就是——小青蛙成长的过程。3、提问:大家看到最后两幅图了吗?小蝌蚪最后变成了什么?它们找到妈妈了吗?它们的妈妈是谁?(生述)4、小结: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四幅图,想想小蝌蚪每次去找妈妈时身体都出现了哪些变化?开头怎样?过了几天怎样?后来又怎么样?最后变成什么了?(生述)1、分角色看图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按顺序说说小蝌蚪是怎样长大的。(大脑袋、长尾巴——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脱掉尾巴、换上绿衣裳)3、小蝌蚪到底有没有找到妈妈呢?他们的妈妈究竟是谁呢?它们是怎么认出来的4、“小蝌蚪已经是青蛙了”,为什么加上个“已经”?小蝌蚪是怎样跳到荷叶上去的呢?(蹬、蹦、跳)5、小青蛙跟着妈妈干什么?这说明了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等青蛙呢?2、同桌交流,交互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