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是扮演男性角色的行当,根据其年龄、身份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其中包括老生、小生、武生、红生等几个门类。 提及京剧,人们都知道“生、旦、净、末、丑”,其实这是京剧在塑造人物方面独特的造型语言,即所谓京剧行当。它是根据人物的性别、性格、年龄、身份进行的详细归类划分。后来生行和末行合并,取消了末行。从今天起,记者将邀请专家为读者一一讲述京剧的四大行当。本期京剧小讲堂,将由山东省艺术研究所导演周波首先为我们介绍全部是男性角色的生行。 “生”是扮演男性角色的行当,根据其年龄、身份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其中包括老生、小生、武生、红生等几个门类。除去红生和勾脸(即在脸上画有脸谱)的武生以外,一般的生行都是素脸的,内行术语叫做“俊扮”的,即扮相都是比较洁净俊美的。 老生:指生行中的中年或老年形象,以戴胡须(即髯口)为其特点。又根据其不同的表演特点,分为唱功老生、做功老生和靠把老生三类。 小生:指生行中的年轻人形象,根据不同的表演特点,可分为扇子生、纱帽生、雉尾生、穷生、武小生等类别。 武生:指生行中身具武艺的男性形象,又有长靠武生(表现大将)和短打武生(表现绿林英雄)之分。前者扎大靠,重工架;后者穿紧身衣服,重翻打。 红生:有时将其归入武生行,指勾红脸的身具武艺的男性形象,最典型的是关羽和赵匡胤。 《水浒传》里有景阳冈武松打虎的故事,舞台上有位把武松形象演活了的演员,名叫盖叫天。 盖叫天(1888-1970)原名张英杰,幼年进科班习艺,扮武生。他8岁学戏,10岁登台,11岁从天津随班来南方,在沪、杭、苏一带唱戏。取艺名“盖叫天”,立志要超过“小叫天”(谭鑫培)。他继承了南派武生创始人李春来的艺术风格,又广泛汲取京剧、昆曲和地方戏中武生各流派的表演艺术之长,并借鉴武术,观察和摹拟自然界的物象姿态,以丰富武打技术和人物形体美的造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盖派”表演艺术。 盖叫天擅长演全本《武松》,而且成功地塑造了栩栩如生的英雄武松的形象,表现了武松胆大、心细、粗犷、沉稳、同情善 良 、嫉 恶 如仇 的性 格特征 。195 6 年,陈 毅 副 总 理 曾 亲 笔 题 词 : “燕 北 真 好 汉 ,江 南活武松。”对 盖叫天的表演艺术给 予 极 高 的评 价 。 盖派艺术的特点 是 “武戏文 唱”。盖叫天的武戏表演不 片 面 追 求 “火 爆 ”,着 重 于 人物性 格的刻 划 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