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性能测试策略概要说明

关于性能测试策略概要说明_第1页
1/8
关于性能测试策略概要说明_第2页
2/8
关于性能测试策略概要说明_第3页
3/8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性能测试策略概要说明版本: V0.1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修改说明版本说明修改人日期评审V0.1初稿宋琦2024-4-11V1.0正式版。修正局部单位换算错误。宋琦2024-4-12文档说明本文档包含四个局部。分别为用户性能体验,性能测试点,效劳器响应时间测试策略,以及效劳器端最小带宽估算。用户的性能体验局部描述影响用户响应时间的相关内容,以及对用户响应时间优化的提议。性能测试点局部描述性能测试进行的主要工作内容。效劳器响应时间测试策略局部描述效劳器端性能测试及调优策略。效劳器端最小带宽估算描述效劳器端最小带宽的估算依据及方法。目 录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 用户的性能体验1.1网络拓扑图下列图为与性能测试相关的网络拓扑图。效劳器端响应时间计算公式如下:效劳器响应时间 = T1 + T2 + T3 + T4〔注: 次处只表达单向传输时间计算〕其中时间点简介如下:T1:效劳器端响应时间T1 = 数据库处理时间 + 应用程序处理时间 + 效劳器处理时间T2:效劳器端与运营商之间的通信时间T2 = 用户群发送数据总量 / 效劳器带宽对应的传输速率T3:单用户网络通信时间T3 = 单用户发送数据总量 / 用户带宽对应的传输速率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T4:用户设备处理时间1.2用户响应时间从用户的角度出发,用户的响应时间定义为用户进行提交操作至用户收到反应信息的时间段,即事务处理时间〔以下统一使用事务处理时间〕。对应拓扑图时间点公式如下:事务时间 = T3o + T2o+ T1 + T2i + T3i〔其中 下标 o 表示发送,下标 i 表示接收〕1.3用户响应时间优化策略针对于 T1、T2 时间已到达最优配置时〔参看、相关内容〕,根据历史测试经验,用户时间的瓶颈通常表达在 T3 时间段。通过 T3 时间段的计算公式可知,可以通过减小用户发送的数据包大小来提高 T3 时间。.T3 计算公式:T3 = 单用户发送数据总量 / 用户带宽对应的传输速率该阶段主要采纳回归测试方法,通过测试工具限制网络带宽来模拟用户实际带宽及网络延迟环境来协助研发进行优化结果的比照测试。假设 1 个用户的发送事务总大小为 512KB,而用户的网络支持传输速率为256KB/s(2M 带宽),那么 T3 的时间最小为 2s〔512 / 256〕。假如需要缩短 T3 的时间段的耗时,那么最直接的手段是缩小事务数据包的大小。如将上述数据包缩小到 256KB,那么 T3 的时间那么相应的缩小到最小 1s〔...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关于性能测试策略概要说明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