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问题——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热点概述全国十大水系水质二分之一污染;国控重点湖泊水质四成污染;31 个大型淡水湖泊水质 17 个污染;9 个重要海湾中,辽东湾、渤海湾和胶州湾水质差,长江口、杭州湾、闽江口和珠江口水质极差……据理解,伴随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都市化进程加紧,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污染状况触目惊心,水安全正在成为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京津冀人均水资源仅 286 立方米人均水资源仅 286 立方米,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 500 立方米的“极度缺水原则”。地下水严重超采,形成了全国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地表水劣 V 类 (丧失使用功能的水)断面比例达 30%以上,受污染的地下水占 1/3;平原区河流普遍断流,湿地萎缩,功能衰退。海河,流经京畿,滋养一方。但 调查,其重要支流皆重度污染,Ⅲ类以上污染水超过 60%。全国六成地下水水质较差极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地表水总体轻度污染,其中黄河、淮河、海河、辽河、松花江五大水系水污染,全国 4778 个地下水监测点中,约六成水质较差和极差。再看湖泊。同一份公报显示,国控重点湖泊中,水污染级的占 39.3%。31 个大型淡水湖泊中,17 个为中度污染或轻度污染。并且,大量天然湖泊消失或大面积缩减,“第一大淡水湖” 鄱阳湖和“气蒸云梦泽”的洞庭湖湖面大幅缩小,“水情即省情” 的湖北湖泊面积锐减、湿地萎缩。全国 657 个都市中,有 300 多种属于联合国人居署评价原则的 “严重缺水” 和 “缺水”都市。有关评论网易新闻:只顾眼前利益、重视一己之私—“扭曲的义利观” 是导致耗水过度、水污染的重要社会心理动因。盲目拉高速度、片面追求 GDP—“被污染的政绩观和发展观” 是危害水安全的重要现实“推手”。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兼总工王金南说:“在水环境形势极其严峻的海河流域,各地都在发展钢铁、煤炭、化工、建材、电力、造纸等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只顾发展,不管环境。”水污染加剧多半是人为原因导致的,正是由于人们向大自然无度索取,使得本已稀缺和变脏的水,变得更稀缺、更脏。北京日报:在不少地区水情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如海河流域,不仅曾经通航的大运河已经基本无水,其他多条天然河流也长期断流,导致以往多条为消除水患而修建的工程设施使用率不高;在京津冀地区,人均水资源仅 286 立方米,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 500 立方米的“极度缺水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