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藏民族大学教案2015〜2016 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诊断学院(部)医学院教研室(实验室)临床教研室授课班级2013 级五年制班主讲教师白骕职称副主任医师使用教材《诊断学》第 8 版二。一五年八月2课程名称体格检杳总计:5 学时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分讲课:4 学时实验:1 学时上机:0 学时任课教师白骕职称副主任医师授课对象专业班级:2013 级五年制班共 4 个班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1•掌握诊断学的概念、学习内容。2.了解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作用及诊断学的发展历史。3.熟悉诊断学学习的要求方法。教学重点及难点:诊断学的概念、内容和学习方法。教学基本内容方法及手段简介•腹部的范围•腹部检查的重要性及其特点•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一、腹部的范围•上起:横膈•下至:骨盆•前面:腹壁•侧面:腹壁•后面:脊柱、腰肌二、腹部检查的重要性及其特点•是体格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腹部检查内容多,复杂;•触诊是腹部主要的检查方法;多媒体讲解举例讲解音像讲解3•触诊在腹部疾病诊断中占重要地位;•腹部触诊是诊断学的难点和必须掌握的内容。•腹部检查的顺序为视、听、触、叩腹部检查的特点1 内容多,但互相联系、相互补充如腹壁静脉曲张…?2:系统多,且脏器交错重叠,容易混淆如右上腹包块…?3:手法难,且经验性强,难以掌握如肝脏触诊…?腹部体检的重要性•腹腔器官多涉及多系统•某些体征直接导致诊断•某些病灶直接用手触及•获取阳性体征指导辅检三、腹部的体表标志(landmarksofabdomen)•肋弓下缘(costalmargin)•剑突(xiphoidprocess)•腹上角(infrasternalangle)•脐(umbilicus)•髂前上棘(anterosuperiorprocessofilium)•腹直肌外缘(externalmarginofretusmuscle)•腹中线(midlineofabdomen)4•腹股沟韧带(inguinalligament)•脊肋角(costalspinalangle)•耻骨联合(pubicsymphysis)1、肋弓下缘(costalmargin)•组成:由第 8-10 肋软骨连接形成的肋缘和第 11、12 浮肋构成。•意义:① 腹部体表的上界② 用于腹部分区③ 用于肝、脾测量④ 胆囊的定位。2、佥突(xiphoidprocess)•组成:是胸骨下端的软骨,呈三角形其体部与胸骨体相连。•意义:① 是腹部体表的上界② 常作为肝脏测量的标志3、腹上角(infrasternalangle)•组成:是两侧肋弓至剑突根部的交角。•意义:⑴ 判断体型:正力型=90°超力型>90°无力型<90°⑵ 肝脏测量:4、脐(umbilicus)•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