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三峡》教案主备课人:备课时间:教学目标(1)了解并积累《水经》、《水经注》、郦道元等文学常识。(2)掌握“曦”“襄”等生字,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逐步提高翻译能力。(教学重点)(3)感情朗读、反复朗读,培养语感。(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自主学习法:反复朗读法:教学时数:五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了解并积累《水经》、《水经注》、郦道元等文学常识。教学过程及内容要点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师:同学们都很喜欢旅游吧?你都到哪儿旅游过?能不能给大家谈一谈?二、了解并积累郦道元、《水经》、《水经注》等文学常识刚才我们说是郦道元地是最早游览三峡的游客,你知道他是什么人吗?他有什么成就呢?幻灯片展示作者作品介绍。郦道元(约 470—527),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平东将军郦范之子,南北朝时期北魏地理学家。《水经注》共四十卷,三十多万字,是当时一部空前的地理学巨著。它名义上是注释《水经》,实际上是在《水经》基础上的再创作。全书记述了一千二百五十二条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比原著增加了近千条,文字增加了二十多倍,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阙(qud)叠嶂(zhdng)曦(xl)月襄(xidng)陵沿溯(sU)素湍(tudn)绝蹴(yan)长啸(xido)属(zhU)弓|请生评价、纠错,生齐读两遍。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生朗读,师听音,师生共同纠正后再读。2/12四、再读课文,读通文意1、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这次慢慢读,一段一段地读,要求:A、边读边译B、对重点词句的翻译要勾画、笔记补充(重点词句可参考老师的幻灯展示)C、如果不会翻译的字词句,请在文字旁用“?”标示,等会儿提问。A、借助书下的注释、字典、你聪明大脑里的记忆宝库B、六字诀:增、删、调、换、补、直重点词句有:自:于,这里是“在”的意思。略无:毫无,完全没有。阙:通“缺”,空隙、缺口。重岩叠嶂:重重叠叠的山峰。隐天蔽日:隐蔽天日,遮蔽了天空和太阳。自非:如果不是。曦月:日月。曦,日光,这里指太阳。至于:到了。或:有时。宣:传达。沿溯阻绝: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断,不能通航。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时:季节素湍: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湍,急流。回清:回旋的清波。倒影: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绝嗽:极高的山峰。飞漱:飞速地往下冲荡。虽:即使。清荣峻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