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制度1 目的辨识并评价本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危害因素,并在体系运行中及时更新,为制定安全、环保、职业健康目标和管理方案提供依据。2 职责总经理:负责批准重大危险源清单,组织落实重大风险的整改工作。生产副总:负责开展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部门负责人:确保各主管部门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的人员有足够的培训,组织各主管部门编制危害识别评价记录,制定落实管理方案。安全部:负责制、修订《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负责组织本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危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审核重大及不可容忍的风险、控制改进措施清单,制定落实管理方案。生产管理部:负责开展装置工艺过程及生产操作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工作;负责开展设备及设备检维修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工作;负责开展电气、仪表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工作。监督检查各车间危害因素的识别,审核重大及不可容忍的风险、控制改进措施清单,制定落实管理方案。各车间及其他部门:负责本部们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工作,由安全部、生产管理部、动力设备部共同进行监督检查。3、定义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这种“根源或状态”来自作业环境中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害的作业环境和管理上的缺陷。危害识别:又称为危害辨识,是认知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风险:特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严重性的结合。风险评价:依照现有的专业经验、评价标准和准则,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风险是否可容忍的全过程。4、风险评价范围企业主要的设备设施常规作业活动和异常作业活动;5、评价组织总经理负责危险源辩识及风险评价的领导工作,组织安全部及各职能部门、车间负责人及岗位员工组成风险评价领导小组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等级、落实重大风险的控制措施。6、风险评价的方法重大危险源评判方法:依据 GB18218—2024 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常用的评价方法有:本公司采纳评价方法主要有:工作危害分析(JHA)、安全检查表分析(SCL)7、评价准则的制定依据有关安全法律、法规要求;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行业的设计法律法律规范、技术标准;企业的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企业的安全方针和目标。本公司的风险评价准则见相关文件通知。8、工作要求危险源识别:危险源识别之前,首先将过程活动进行划分,填制《作业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