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一)课标分析课程标准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是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一些有机化合物的重要知识;并不特别要求去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知识迁移。(二)教材分析《甲烷》内容选择于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 2)第三章第一节,这一节是学生在中学阶段第一次接触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有关内容,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烃是一切有机物的主体,而甲烷作为烷烃的第一个最简单的分子,学生对它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到今后对各种有机物的理解,因此本节内容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有机物的学习方法有重要的作用。(三)学情分析初中化学就介绍了甲烷的燃烧反应和一些主要的用途,高中化学必修 2 第二章也介绍了部分物质结构的知识,为学好本节内容提供了前提条件。本节课将主要介绍以甲烷为代表的烃的分子结构、性质和主要用途,以及它们的性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让学生掌握好甲烷这一节的知识,能为学生学习烃及烃的衍生物等有机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甲烷的存在、物理性质、用途。2.掌握甲烷分子的化学式、电子式、结构式、空间构型。3.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通常稳定、取代反应、氧化反应、高温分解)。4.理解取代反应的概念。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模型、观看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的多媒体模拟反应历程,增强学生对甲烷分子空间构型这类抽象的知识的理解,提高空间思维能力。2.在重点掌握甲烷化学性质的过程中,逐渐理解“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并学会迁移运用。3.了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内容和方法,初步学会化学中对有机物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4.通过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和总结实验结论来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化学微观世界分子结构的立体美。2.通过学生合作进行模型制作明确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欣赏天然气应用的图片,观赏甲烷和氯气反应机理的动画以及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等设计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力求形成长久稳定的化学学习动机以及探究新知的欲望。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初步形成严谨、有序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4.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了解甲烷对于人类日常生活及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形成环保意识及关心能源、社会问题的意识。三、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甲烷的分子组成、结构特征、主要化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