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8043 学前教育基础理论案例分析题1、2024 年 10 月案例分析题 实验人员在 5 岁的孩子面前放两只相同的矮而宽的玻璃杯,装的水也一样多,问他“哪只杯子里的水多”他会不假思索的说“一样多。”实验者又当着他的面把一只杯子里的水倒入一只又高又长的杯子,再问他“现在哪只杯子里的水多”他认为矮而宽的杯子里水多,重复几次都这样,问他为什么他指着杯子的宽度说“这个宽了就大了。” 问: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现象孩子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 答:这是儿童单维注意及思维的不可逆性。这是儿童思维进展特征之一。根据皮亚杰的认知进展阶段理论,5 岁儿童的思维进展尚处于前运算阶段,思维具有单维注意及思维的不可逆性。这个时期的儿童往往只注意状态,特别是最终状态,而不考虑达到这些状态要经历的转变。不会考虑转变,造成了前运算时期儿童思维的不可逆性。对于这个年龄的儿童来说,同时考虑高度和容量是做不到的,他们被杯子外形迷惑,只能根据外形作出大小推断,也就是水容量的推断。 举例,生活中我们发现儿童会根据身材高矮或者照片尺寸大小推断人的年龄,数学活动中数字和物体对齐的顺序打乱,就觉得两者数目不相等了。都反映了单维注意的特征。(书 124 页) 2、2024 年 10 月案例分析题 幼 儿 芳 芳 今 年 3 岁 , 是 个 很 漂 亮 的 小 女 孩 。 妈 妈 教 会 她“4+2=6”之后,问她“2+4”等于多少,她居然说自己不知道!妈妈摇摇头,觉得自己的孩子怎么会这么笨呢 请问:这一案例揭示了儿童的什么问题请加以分析原因。其主要进展趋势是什么 答题要点:根据皮亚杰的认知进展阶段理论,3 岁儿童的思维进展尚处于前运算 阶段,其思维具有不可逆性。这个案例揭示的真是儿童思维不可逆性的特点。儿童思维的主要进展趋势是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思维灵活性增强,开始 从单维注意向两维注意过度,形成“守恒”概念,思维的可逆性开始形成和进展。(见教材 P122—126)3、2024 年 10 月案例分析题 唐老师在中班某一个教学活动中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观察小兔子。她带来一只活生生的小兔子,要求孩子们宁静仔细地观察,没想到孩子们都围了上去,又是摸又是拽,怎么都宁静不下来。唐老师很生气:你们怎么这么坐不住呢 问题:孩子们为什么坐不住唐老师应该让他们宁静下来观察吗 她该如何把这个教学环节安排好请结合所学教育和心理理论进行分析阐述。 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