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能借助线段图来理解题意,并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 2、培育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培育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分析、解答相遇应用题的策略,掌握求路程的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的理解和解题思路的分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复习旧知引发联想 ⑴ 小东每分钟走 60 米,照这样的速度,4 分钟可走多少米? ⑵ 小玲每分钟走 55 米,照这样的速度,4 分钟可走多少米? 师:谁能说说,看到这两题你有什么想法?” 生汇报对这两道的发现与自己的想法。 2、学生表演,理解概念 师:“好极了,看来大家前面的知识掌握得都很好。今日,我们就要在速度、时间、路程关系的基础上,讨论稍复杂的行程问题。在学习新课之前,有四个词,请同学们理解一下。可以一人单独思考,用双手演示进行理解,也可以两人配合表演。“ 屏幕上依次闪动出现四个词:相对、同时、相遇、相距 师请学生自己在座位上用语言或动作理解这四个词的意思。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师:哪两个同学同意用你们的动作和语言把这四个词的意思表演出来? 两名学生在台上表演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这几个词的理解。 老师再叙述,请两名同学上台根据老师的描述再理解,重点理解“相遇时间”。 二、尝试探究 1、出示例题 小东和小玲同时从 AB 两地相对走来,小东每分钟走 60 米,小玲每分钟走 55 米, 经过 4 分钟相遇。AB 两地的路程是多少米? 逐层出题; 2、提出问题 “看到例题会想到什么问题?”经过师生共同整理,四个问题已展现在大家面前: ① 两人是怎样行走的? ② 两人 1 分行走多少米?2 分呢?3 分呢? ③ 当两人行走 4 分的时候会出现什么情况? ④ 两人相遇时,小东和小玲所走的路程与 AB 两地全长有什么关系? 3、学生讨论并用自己的方法把题目的条件整理出来。 学生完成,老师指点。 4、列式讨论 (1)老师请同学用算式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2)学生质疑 请学生向列式的同学提问(学生自主提问)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3)老师课件演示,与学生的思考相统一。 5、认识速度和。 “速度和”这个概念对理解相遇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很重要。 在学生出示算式(60+55)×4 时,让学生就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