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教材版本】人教版《经济生活》(必修 1)第三单元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二框【设计理念】本单元是从社会产品分配的角度对社会经济过程进行分析。由于收入分配上的不公平和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至关重要。教学中努力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重在促使学生理解、判断、甄别收入分配制度和收入分配现状的能力,让学生意识到只有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活动教学法,教师通过情境创设,鼓励学生在合作探究、角色扮演、思考、辩论中澄清认识,在社会实践中自主探索、领会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性等,学会独立分析,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教材分析】1、知识分析从内容上看,本框由两目构成,(1)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2)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从地位看:本单元是从社会产品分配的角度对社会经济过程进行分析,《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则是与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密切相关的重要内容,因此在理论上是教学的重点。2、知识学习意义分析(1)通过本课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辨证的认识和对待生活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如公平、效率的矛盾的能力,使学生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问题。(2)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的看问题,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差距,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心弱势人群的道德良知和责任意识。3、教学建议与学法指导说明(1)活动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2)合作探究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识记效率和公平的含义,理解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性以及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结合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的具体事例,说明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的意义。2、能力目标能辨证地认识和对待经济生活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并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法,善于在相互矛盾的复杂事物中进行分析选择,初步掌握解决社会经济矛盾、平衡利益关系的方法和技巧。能全面系统地看问题,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