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建设行动)的历史意义和内涵 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建设行动)的历史意义和内涵 以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作者:张峰、程翔、周渡洋 乡村振兴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今年一号文件在谈及“强化农业农村优先进展投入保障”时着重强调了“金融支持”的重要作用。早在 2024 年 9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就提出“加大金融服务农业农村力度,健全适合其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2024 年 1 月五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强调要“深化改革创新,建立完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市场体系、组织体系、产品体系,促进农村金融资源回流”。 就实现乡村振兴的宏大叙事而言,中国宽阔的农村地区、农业产业和农民生活所汇聚的蓝海将为数字普惠金融提供更为丰富和立体的需求与应用场景;数字普惠金融借助创新的力量,降低服务成本、扩大服务范围,可以大大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成为支持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落地和实施的重要推手。纵观乡村振兴战略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五大目标,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价值出发和落脚点也必须紧紧围绕这五大目标展开。 一、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模式创新满足乡村产业兴旺的金融需求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产业兴旺要求产业必须有一定规模,假如生产规模太小、产值太少、经营分散,就很难说是真正的产业兴旺;要求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除了种植或养殖, 还需要将产业链条延长,把加工和服务业加进来;要求有良好、稳定、可持续的市场需求,假如市场需求不稳定, 规模越大的产业赔钱越多,给农民带来的损失也越惨重;要求必须让农民受益, 切实提高农民收入, 改善农民的生活, 这是产业兴旺的归属和目的。而产业规模扩大、一二三产业融合、市场需求拓展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但传统的农村金融对产业兴旺进展的支持有限,急需深化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开展农村金融创新以满足产业兴旺的金融需求,数字普惠金融就是重要的创新模式。一是通过线上开发“闪贷”“e 贷”“随心贷”等产品,切实从“足额、便捷、便宜”全方位满足农户的金融需求;二是简化信息采集,实行无感授信,深化推动整村授信、农户小额普惠贷款,建立可授信人员清单,保证精准授信,农户全程不需...